城市规划师辅导:雨水规划.doc第1页 /总页数 4 页
城市规划师辅导:雨水规划
A镇经过近20年的规划建设,已形成了收集、输送、排放各环节比较完善的以雨、污水分流体制为基础的排水系统。目前该区内雨水排除主要借助于市政道路雨水管渠系统收集并通过河道排放入海;该区外宝安、龙岗两区除老村镇仍利用道路边沟无组织自然排放外,新建道路及小区均建有较完善的雨水系统。但暴雨来临时,仍有部分地区受淹,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主要问题在于:
(1)由于该区建设之初,竖向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滨海地区的排水要求,例如:罗湖小区的地面标高为该区最低,部分地面标高低于现状B河在C河口5年、10年、20年一遇的洪水位( m, m, m),即使是B河在改造后,其50年一遇的洪水位,在C河口处也高于局部地区。而且当河水受到潮位顶托时,甚至还会发生倒灌。
(2)排水设施不完善,山边截洪设施不配套,排水管理不严格,各种垃圾和施工造成的泥沙流失严重堵塞河道、排洪沟和雨水管渠,使排洪能力降低;同时部分住户擅自将阳台改为厨房,酒楼、食肆任意将污水接入雨水系统,不但增加了雨水管渠的负荷量,同时也导致了几个靠雨水养湖的湖区污染严重。
(3)河道未完全按标准治理,水库泄洪与下游排水缺乏统一协调。水库在洪潮时泄洪致使河水倒灌,排涝泵站无法正常工作。例如A水库的下游现状过流能力为192 m3/s,而水库的泄洪原则是20年一遇以下洪水下泄量不超过200 m3/s, m时,来多少泄多少,下泄量达660 m3/s,远远超过河道的泄洪能力。
(4)该地区建设填除了原具有调蓄作用的自然村沟,破坏了原有的雨水排放系统;一些老区改造后,下游管渠没有及时配套修建;雨水管渠个别地方有咽喉状,断面偏小,致使雨水排水不畅。同时该区发展使植被减少,不透水地面增加,造成径流量的增加。
第3页 /总页数 4 页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在进行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进行了调整、完善。
原则
该区内,在整治河道的基础上完善该区排水设施,提高该区排涝能力,逐步消除该区的雨涝灾害;宝安、龙岗两区,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建立有组织的、科学的雨水排放系统,解决水淹问题。选择合理的排水、排洪、防潮方案。用最经济的手段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城镇防洪标准,严格遵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排放接入排洪系统或河道的原则。
标准及要求
暴雨强度公式的重现期P、径流系数ψ、降雨历时t的取值上,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议t取8~10 min,一般地区设计重视期P=1 a,低洼广场、立交、穿通道等排渍困难地带及重要地区选用P=3~5 a,径流系数ψ=~ 。提高规划标准,该区内如罗湖、福田和南山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宝安、龙岗两区为5 0~100年一遇。洪潮外包线按以下两种情况组合:①设计频率洪峰径流与多年平均高潮位遭遇;②设计频率潮位与多年平均洪峰径流遭遇。
具体措施
(1)尽量利用已建排水设施,局部地势过低处采用抽排的尽量减少抽排范围。对原有地面偏低的旧村落设临时泵站,在旧村改造的同时,逐步提高现状地面标高,形成自然的雨水排放系统。
(2)尽快完善管道建设,
城市规划师辅导:雨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