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经》蒹葭.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蒹葭(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蒹,尚未吐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解题: ?1、“刺襄公”说。?《毛诗序》云: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经辨义》: “‘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2、“招贤”说。?《诗经通论》云: “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经原始》谓: “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3、“爱情”说。?今人杨任之、高亨、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吕恢文说: “这(《蒹葭》)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4、理想说。?由于“伊人”形象和诗中客体形象的不确定性,根据对“伊人”的执着追求,以及追求道路的艰难曲折,演绎出了“理想说”。?5、惜时说。?“白露”“流水”意象——转瞬即逝?“伊人”——飘忽不定?6、距离说。?诗歌阐释了汉民族幼年时期的美学思想──距离产生美。蒹葭( jiā n ji 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sù hu í)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méi)。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h 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 ǐ)。蒹葭( jiā n ji 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sù hu 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蒹葭( jiā n ji 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sù hu 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一、二句以兼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河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结霜。三、四句写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徘徊,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四、五句写“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流追寻,艰难险阻,征途漫漫,终不可达。五、六句写“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景:顺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 伊人时时宛在,然似真而幻,亦终不可近。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h í)。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诗经》蒹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