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三星的启示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三星转型升级的基石
——产品研发创新启示
经过近10年的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的经历和感受,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经济放缓,那时正是我加入韩国三星,它也是面临目前很多国内企业遇到的困境,如注重产品的数量而非质量,整个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企图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来降低成本,从而在市场上以低价竞争的方式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质低廉价,性能比较低端,研发和生产工艺在市场上均属于二流水平导致订单减少,客户流失。三星曾经走过的路,眼下正被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倒逼企业转型的很多企业重复地走着;三星曾经遇到过的槛,如今正在同样横旦在这些企业主面前的生死关卡。如此看来,三星当年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和做法,值得当下我们在考虑如何进行企业转型升级时,认真研究和借鉴。
谈起三星转型升级,要说下三星史上著名的“微波炉事件”。新任ceo李健熙到美国去视察市场,结果三星公司的产品在几乎所有的大卖场里都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一两件也是布满了灰尘,相反,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却在市场上卖得很火。于是,李健熙就买了索尼的微波炉带回去与自己的产品进行比较,发现索尼的微波炉部件数量少,功能多,外观又漂亮,所以,尽管价位比三星高,却卖得比三星好,利润更比三星丰厚——这一发现引发了李健熙深思,并得出结论:“三星必须走高端路线”怎么走这样一条“高端路线”。李健熙认为,首先是研发能力、品质要上去。只有研发能力与技术领先,品质过硬,才能让自己在市场立足;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技术,而专利是技术的核心;高品质,新技术所带来的品牌效应,给企业的好处要远大于通过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所带来的。有了这样认识,李健熙痛下决心,收集15万部“不良”手机,将其堆积在三星技术研究院门前,当众焚毁,价值150亿韩元的产品化为烟尘。这一举动当时被看作是“疯狂之举”,因为其时手机市场刚刚勃兴,三星的产品尽管有三分之一的不良率,但在市场上仍是抢手货。ceo李健熙“一把火”让三星开始改变旧观念。如何实现“走高端路线”这一目标,李健熙清楚认识所有都要变革,但需要找到落地的抓手,即需要引入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工具。如果没有这样方法工具再好的理念,也只能落为纸空谈。在此谈下三星转型升级的基石——产品研发创新之路,由此开始了三星转型升级之路(就是有名的“三星新经营”)
1996年,董事长李健熙宣布本年度为“设计革新年”,强调设计人员在产品规划方面应处领导地位。
1997年,三星电子成立价值创新计划(valueinnovationprogram),请俄罗斯科学家引入triz(创新问题解决理论),并成立triz推进部进行培训和triz项目,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同时,他们通过在67个研发项目中运用triz理论成功申请了52项专利;
(tomhardy)加盟,在产品研发方面引入“产品集成研发(ipd)”,初步取得成效:首先转变了研发理念,如市场导向的产品研发创新、夸部门合作、按流程从事研发业务活动、技术开发与产品研发异步进行、技术重用、项目管理、研发绩效矩阵式考核方式等。然后建立和优化产品研发流程及其相关模板。在整合、优化现有流程的基础上,构建产品结构化的并行研发流程体系,包括产品规划流程、产品研发流程、技术预研流程、变更控制流程等;其次理顺研发体系组织结构和研发团队组织结构,完善功能部门职责,构建产品线与能力线并重的绩效考核体系,如研发流程管理、过程审计,以及对产品线管理团队的结构进行设计,如决策评审委员会、产品研发团队、技术开发团队等工作方式及职责的设计工作;用项目管理方法管理开发过程、培养项目经理管理能力和技能;最后完善研发管理体系,从流程审计、技术评审、产品测试建立流程和制度;
执行一段时间后发现ipd和实际研发流程很容易成两张皮,决策评审易于流于形式,没有想象中的好,其流程决策界面背后缺少相对应的工具有力支撑,导致评审决策风险较大;如:ipd在“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模块中只浅谈了卡诺模型工具,缺少“技术路线图、技术树”工具;在“产品需求整理与分析”模块中只有qfd工具的概念,且缺少“设计记分卡”工具;在“产品开发流程”模块中缺少“triz、可靠性设
三星的启示(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