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如何丧失为人资格
康妮 2008052657
太宰治(1909-1948)
日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日本无赖派大师,
在日本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列战后文学的
巅峰人物。1939年凭借《女生徒》一书获得第
四届北村透谷奖。1947年前往伊豆旅行,开始
创作《斜阳》。1948年以《如我是闻》震惊文
坛,并着手写《人间失格》。随着结核病病情恶
化,与情人于玉川上水投水自尽。
《人间失格》
发表于1948年,太宰治最具影响力
的作品,也是太宰治的自画像。小
说发表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改编作品
TBS电视剧《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监督:荒户源次郎
主演:生田斗真
分析思路
主要依据《人间失格》来分析太宰治人生末期的
心理状态,揭露他如何丧失为人资格。
家庭社会的弃儿
向人类最后的求爱丧失为人资格
双重自我的煎熬
背景
《人间失格》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了大地主家庭的小儿子叶藏从小惧怕人类,依靠扮丑逗笑来保持与人类的一丝联系,却最后逐步丧失为人资格的故事。
太宰治于1906年6月19日出生在日本青森县北津郡金木町一个大地主家庭里。虽然津岛(太宰治的本姓)一家是该地远近闻名的豪门望族,但却是依靠投机买卖和高利贷而发家致富的暴发户。因此,这样一个豪华而粗鄙的家庭滋生了太宰治的名门意识以及对于这种家庭的鄙视和自卑。这种极度荣誉感和自我欠缺感而带来的自我否定的矛盾也直接构成了《人间失格》主人公叶藏的性格特征。
家庭社会的弃儿
家庭的多余人
太宰治用精准的语言雕刻出了这样一个极度敏感
的小孩对于成人世界的不安和恐惧。因此他无法
与别人交谈,最终演变成被“唯有自己一个人与
众不同”的不安和恐惧牢牢攫住。
举例:叶藏对家庭用餐的看法
家庭社会的弃儿
社会的多余人
叶藏升入东京的高中之后,无法融入集体生活,
青春的感动、年轻人的骄傲等等豪言壮语只能在
他心里唤起凛冽的寒气,从孩提时代就有的家庭
多余人意识逐渐向社会多余人意识演变。在之后
加入共产主义运动之后,这种社会多余人意识进
一步加深。
举例:叶藏对进行共产主义运动社团的看法
向人类最后的求爱
虽然叶藏一出生便有了多余人
意识,但是他又并没有对人类
死心。于是扮丑逗笑便成了他
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太宰治的
丑角意识的“求爱”只是一个外
壳,掩饰真实的自我才是核心。
因而他用虚假赢得的与他人的
联系是虚假的,因此注定他的
丑角精神的失败。在唯一的与
人类求爱的途径被瓦解之后,
他便不可阻挡地陷入了自我的
堕落,最终丧失为人资格。
丑角意识
双重自我的煎熬
自我否定
人类欺骗、演戏、丑类的本性让他对于人类一直
畏葸不已。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叶藏也无可避
免地染上这种恶性。当他把对外界的批评转向
自我之时,开始了对自我毫不留情地批判和反
省,是他无法肯定自己的价值,背负了强烈的自
卑意识。
自我主张
究竟如何才能在这种
分裂中找到一条出路
呢?叶藏选择了画
画,太宰治选择了创
作,使得自己的理想
光环能够在残酷的社
会现实当中寻找到容
身之地。
妖怪的自画像
太宰治如何丧失为人资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