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价格不再是民企竞争利器
民营机械企业大多是以产品的低价位入市的,这似乎成为一种惯例。但若据此而认为民营机械企业无视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则有失公允。平心而论,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七八年前或更早些时候出道的民营机械企业,起步之际,即不占天时,又不占地利,蜷曲在一个尚不宽松的政策环境里,又遭遇着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打压,只好最大限度地运用低成本优势,去攻击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软肋。
然时过境迁,饱尝了成长烦恼的民营机械企业,如今已换了个活法。他们不再把低价促销作为竞争的利器。为深究其原因,记者走访了几家民营机械企业。他们以其昨天和今天的实力对比,给了记者较为清晰的答案。
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弱化
记者走访的这些民营机械企业,无论现在的成色如何,创业之初多是小打小闹:几间租来的厂房、几台廉价购置的设备、几套简易的办公桌椅、几个亲朋好友、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启动资金,就见证了他们的开业大吉。从这些小门小户走出来的第一批产品虽不乏精品,但仍限于单一型号和小批量。拿天津天门精机有限公司来说,当初就是凭借着自主研制的一种型号对刀仪闯天下。天津元昊机电开发有限公司也是如此,亮相市场的第一台产品也只有"大家"不愿干、"小户"干不了的小模数齿轮机床。他们总是在掰着手指算成本,不敢有一点一滴的浪费。正如"天门"、"元昊"两家老板所说,那时出差推销产品,坐的是硬板、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大车店"。过穷日子的为家之道,无疑构成了他们拥有低成本的诸多元素。他们也由此淘得了第一桶金。
这些企业如今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之后,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得不走上第二次创业之路。
"形象工程"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实现"野心"的最大赌注。
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猛增。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条件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桎梏。他们常常产生鸿鹄蜗居雀巢之感。为抓住发展的机遇,他们必须以一个崭新的形象来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以"元昊"为例,迁入天津东丽开发区新立工业园后,世界级的先进设备取代了老设备,适应信息化的办公设施淘汰了原有的坛坛罐罐,固定资产投资一下子增加了上千万元。还有"天门",为迁入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投入了近千万元的资金,不论是厂容厂貌、还是机械装备,全部焕然一新。
其次是财务费用迅速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加大,使本来并不充裕的流动资金开始出现短缺。为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还必须要构建起有精通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善于市场营销的人才、出色的科研创新人才、熟谙现代化装备的高级技工所组成的高素质精英团队。但这是以高薪为代价的。在人们对民营机械企业固有的偏见依稀尚存的情况下,他们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实现引才、聚才、留才。据"天门"和"元昊"提供的资料,为强大企业的精英团队,这两家企业每年为员工支付的薪水和提供的福利,早已超过国有企业,甚至超过一般的外资企业。
第三是科研投入成倍增长。民营机械企业当初问鼎市场,是有老本可吃的。"天门"老板吴进保在自立门户之前,就是中国计量光学仪器的技术权威,与对刀仪打了多半辈子交道。"元昊"掌门人吴立模在领衔创业之前,也是中国齿轮机床研发的知名专家,和齿轮机床
机械产品-价格不再是民企竞争利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