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第讲电视播送根本原理
一、摄像过程
〔一〕图像的顺序传送
1、像素:
第一节 电视信号的产生
一幅平面图像,根据人眼对细节分辨力有限的视觉持性,总可以看成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单元组成。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这些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称为像素。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目就越多,由其构成的图像就越清晰。
2.图像帧
一幅黑白平面图像,表征它的特征参量是亮度。
像素和亮度既是空间〔二维〕函数,同时又是时间函数。
电视系统中把构成一幅图像的各像素传送一遍称为进展了一个帧处理,或称为传送了一帧,每帧图像由许多像素组成。
3.并行传输〔无法实现〕
4.串行传输〔实际应用:顺序传输〕
根据人的视觉惰性,可把组成一帧图像的各个像素的亮度按一定顺序一个一个地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依次传送出去,接收端再按同样顺序将各个电信号在对应位置上转变成具有相应亮度的像素。
理论上讲,可同时把不同位置上具有不同亮度的像素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再分别用各个相应信道把这些信号同时传送出去。
这种像素的串行传输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要求传送速度快。只有传送迅速,传送时间小于视觉暂留时间,重现图像才会给人以连续无跳动的感觉;
第二是传送要准确。每个像素一定要在轮到它传送时才被转换、传送,并被接收方接收。且收、发双方每个像素被转换、复原的几何位置要一一对应。即收发双方应同步工作,同步在电视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顺序转换的实现 —— 扫描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称为扫描。扫描的过程和我们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进展的过程类似。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自上而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电视系统中,扫描多是由电子枪进展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通过电子扫描与光电转换,就可以把反映一幅图像亮度的空间与时间的函数,转换为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数〔电信号〕,从而实现平面图像的顺序传送。
1. 逐行扫描
所谓逐行扫描,就是电子束自上而下逐行依次进展扫描的方式。这种扫描的规律为电子束从第一行左上角开场扫描,从左到右,然后从右回到左边,再扫描第二行,第三行,…直到扫完一幅〔帧〕图像为止。接着电子束由下向上移动到开场的位置, 又从左上角开场扫描第二幅〔帧〕图像。上述电子束作水平方向的扫描叫行扫描,其中电子束自左到右的水平扫描叫行扫描的正程,自右回到左的水平扫描叫行扫描的逆程。
逐行扫描示意图
2. 隔行扫描
每一帧图像由电子束顺序地一行接着一行连续扫描而成,这种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把每一帧图像通过两场扫描完成那么是隔行扫描,两场扫描中,第一场(奇数场)只扫描奇数行,而第二场(偶数场)只扫描偶数行。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的显示效果主要区别在稳定性上面,隔行扫描的行间闪烁比较明显,逐行扫描抑制了隔行扫描的缺点,画面平滑自然无闪烁。
在电视的标准显示模式中,i表示隔行扫描,p表示逐行扫描。
电视第讲电视广播基本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