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名人谈读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名人谈读书
论读书 --培根
王佐良译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 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 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 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 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 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 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 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 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 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 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 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 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 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 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 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 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 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 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 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 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 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 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 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 有特药可医。
林语堂眼中的读书 摘自林语堂《论趣》 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灵机一动,读书 之趣就来了。无奈我们这种受考试取分数的机械教育,不容 易启发人的灵机。 我曾问志摩: “ 你在美国念什么书! ” 他说: “ 在克拉克( Clark )大学念心理学。 就是按钟点, 摇铃上课摇铃下课, 念了什么书! 后来到剑桥, 书才念通了。 ” 这就是导师制的作用。据李考克 ( Stephen Leacock )说,剑桥的教育是这样的:导师一礼 拜请你一次到他家谈学问。 就是靠一枝烟斗, 一直向你冒烟, 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就是 这个意思。灵犀一点通,真不容易,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 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现代的机械教育,总不肯 学思并重,不肯叫人举一反三,所以永远都不出什么来。 顾千里裸体读经,是真知读书之趣的。读书而论钟点,真是 无可奈何的事。李考克论大学教育文中,说他问过四年级某 生今年选什么课。那位说,他选 “ 掮客术 ” 及 “ 宗教 ” 两课,每周共六小时。 因为他只欠这六 小时,就可拿到文凭。 “ 掮客术 ” 及 “ 宗教 ” 同时选读,实在妙。但是这六小时添上去

名人谈读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