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旅游安全管理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
主讲人:
2014年6月22日
主 要 内 容:
第一章 漂流活动概述
第二章 漂流旅游安全内涵
第三章 我国漂流旅游安全管理现状
第四章 漂流旅游事故案例
第五章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对策
第一章 漂流活动概述
漂流的概念
漂流(Rafting)是一种需运用大量体力及冒险犯难精神的刺激性活动。
活动地点在水流湍急的河川中上游,参与者由上游处,乘小舟或艇顺着水流而下,体验沿途风光与惊险刺激。
漂流所使用的舟艇有独木舟、皮船及橡皮艇。独木舟及皮艇为个人操作,橡皮艇则为多人乘坐,且多以商业营利行为为主要经营方式,乘客本身不需要具有操船技巧。
漂流旅游是指漂流经营企业组织旅游者在特定的水域,乘坐船只、木筏、竹排、橡皮艇等漂流工具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
漂流活动的起源
古代:北美洲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依靠皮船、印第安人依靠树皮舟、中国的竹筏木筏等的涉水活动。但那时候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存需要。
19世纪末科罗拉多河的探险旅程中出现白浪划船活动(White-water Boating)。
漂流成为一项真正的户外运动,是在二战之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些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尝试着把退役的充气橡皮艇作为漂流工具,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水上漂流运动。二战后,美国人改进橡皮艇规格,完善装备器材、提高漂流技术,商业性的漂流活动应运而生。
漂流活动的类别
按照冒险犯难的等级划分 ,有简单级、初级 、中级、高级、专家级、超高级六级 。
按照目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科学考察类漂流;第二类是商业经营类漂流。
按经营的区域划分,可分为区域性和跨区域两类漂流活动。
漂流时间长短,可分为短途和长途两类漂流。
漂流活动的性质与特征
漂流是一种适合于休闲旅游、探险旅游的休闲运动。
漂流活动具有冒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征:活动具有挑战性,需具备相当体能与意志力,且具有危险性;活动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具有原始、真实的旅游体验,环境效益好。
国外漂流活动整体状况
发展较为成熟,漂流产品类型多样
设施完备、技术先进
运营主体上,多由私营企业来完成开发与组织
与其他旅游资源配合较好
我国漂流活动的基本状况
在我国,漂流运动的起步较晚,大多数的水上漂流活动还仅仅停留在小范围的对自然河段的利用上,而真正开发出来的商业性河流资源还比较少。
较为多见的漂流主要竹筏漂流、橡皮艇漂流,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如黄河陕西、甘肃段羊皮筏漂流,和浙江天目溪推出的龙舟漂流等等。
1、漂流旅游安全的概念
旅游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活动中的一切安全活动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状况,也包括相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状况。
狭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状况的总称。它包括旅游活动各环节中的安全状况,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人、设备、环境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状况。
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漂流旅游安全具有一般意义上旅游安全的共性,除此之外,其安全内涵还有“水上”这一特定环境的特殊性。
第二章 漂流旅游安全内涵
2、水上旅游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
(1)交通事故
以水上交通事故为主。水上旅游有着各种不同的载体,如以“三游”(游船、游艇、游轮)产品为主要代表的水上旅游交通载体,会由于航班时间安排的不合理、船与船间的避让和安全距离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相撞、翻沉、起火、游客落水等水上旅游交通事故。此外,由于滨水区交通条件差、公路转弯多和坡度陡等因素,还易发生滨水区公路交通事故。
(2)娱乐项目事故
娱乐项目事故指游客在参与一些水上娱乐项目时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各种竞技类项目,如水上摩托车、水上飞机、快艇、漂流、冲浪和潜水等,这些旅游项目新颖刺激,但本身潜在着很大的危险性,所以特别容易引发摔伤、溺水等事故。
(3)卫生安全问题
卫生安全问题主要是指游客在滨水区就餐后出现的饮食安全事件,如很多旅游者会品尝海鲜等水产品,一些抵抗力较差的游客吃了带有细菌的海鲜会出现类似过敏、腹泻和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一般的过敏反应、中毒,甚至死亡等。
此外,水上旅游安全事故还表现在治安犯罪、水体中凶猛或有毒动物的侵袭、自然灾害(如台风、山洪、泥石流等)而引起的人身伤亡等方面。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