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参考手册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二○一○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篇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 1
一、地质灾害概念与类型 1
(一)地质灾害概念 1
(二)山体崩塌 1
(三)滑坡 1
(四)泥石流 2
(五)地面塌陷 2
(六)地裂缝 3
(七)地面沉降 3
(八)崩塌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3
二、地质灾害引发因素和前兆信息 3
(一)崩塌滑坡的引发因素 3
(二)泥石流的引发因素 4
(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5
三、地质灾害灾情和危害性 5
(一)地质灾害灾情、危害性概念 5
(二)灾情及危害性的确定 6
第二篇 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网络和制度 8
一、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体系 8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8
(二)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8
(三)建设(规划)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9
(四)水利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9
(五)交通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9
(六)乡镇政府和村委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9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9
(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构成 9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责任的落实 10
三、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10
四、地质灾害监测制度 10
五、地质灾害点防灾预案技术要点及预案编制内容 11
(一)崩塌灾害防灾预案编制 11
(二)滑坡灾害防灾预案编制 13
(三)泥石流灾害防灾预案编制 16
(四)地面塌陷灾害防灾预案编制 17
(五)潜在不稳定斜坡灾害防灾预案编制 19
第三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监测 20
一、简易监测手段和方法 20
(一)监测手段 20
(二)监测方法 20
3
(三)监测周期 20
(四)监测要点 20
二、地质灾害危险区(威胁范围)的划定 21
(一)崩塌危险区的划定 21
(二)滑坡危险区的划定 21
(三)泥石流危险区的划定 21
(四)地面塌陷危险区的划定 22
三、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和监测工作 22
(一)处于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区内的地质灾害监测 23
(二)处于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区外的地质灾害监测 23
(三)地质灾害实时预警 23
四、地质灾害险情分级 23
第四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治理方法 24
一、应急抢险处置方法 24
(一) 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 24
(二) 及时封堵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 24
(三)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 24
(四) 在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 24
二、崩塌滑坡工程治理方法 24
(一)排水工程 24
(二)支挡工程 26
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 29
(一)生物措施 29
(二)工程措施 29
(三)全流域综合治理 30
第五篇 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32
一、法规规章 32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2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8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4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48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53
二、规范性文件 56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56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71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79
杭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奖励与处罚办法 81
杭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83
关于明确地质灾害监测检查责任的通知 92
关于建立地质灾害治理情况季报制度的通知 94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意见 96
杭州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督管理办法 98
杭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督管理规定 101
杭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补助暂行管理规定 103
5
4
1
第一篇 地质灾害基础知识
一、地质灾害概念与类型
(一)地质灾害概念
概念: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条明确: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特性:一是因地质作用产生,二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三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灾害。以上三者缺一不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存在危害时,只是一种地质运动现象,不是灾害。
分类:地质灾害分为渐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参考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