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桃子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桃子教学案例.doc《分桃子》教学案例
执教人:刘亚妮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32页“分桃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 法” 32——33页“分桃子”,教材是通过学生动手分一分,体验平均 分的意义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 法的意义,学会了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后续学习、体会除法意义的重要基础。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 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分东西的生活经验, 进行“分一分”的实践活动,知道“同样多”或“一样多”就是“平 均分”。在“分一分”系列活动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提 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一平均分,为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打下认知基 础。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重在发 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由“分一分”到“平均分”。通过让学生独立思 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成功,学会探究与创新。再从学生的 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分桃子”的数学学习活动,内容 丰富有趣,富有挑战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课堂上,设计 一些有趣操作活动,让学生想一想、摆一摆、试一试、说一说,为每 一位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一一“平均分”。在 练习中,设计了 “有余数除法”和“分法的多样性”练习,让学生自 主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分桃子”的活动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知 道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
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数学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你们到五年级六班来上课,高兴吗?(高兴) 小熊今天也很高兴。他特地邀请好朋友来家做客,你们瞧!谁 都来了?(出示课件: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 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出示课件:8 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小熊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 难,不知道这么多食物怎么分?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1) 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生答:桃子分给猴子、小鱼分给小猫、骨头分给小狗)(课 件演示)
(2) 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该怎样分呢?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学习分一分的学问。先帮小猴粉桃子吧。
2、揭示课题:分桃子(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
1、 师:请同学用桌面上的8个圆片代替桃子,来动手分一分,看一 看能有几种分法。
2、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教师板书)
问:谁有不同分法?为什么这样分?
4、 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两只猴子都会满意? 说一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5、 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
6、 师:每份分得

分桃子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21-09-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