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第 3 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哲理诗,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上课之前诗句的大意都知道了,如果课上再讲这些,学生既无兴趣专心听,也不能深入透彻地了解诗意。所以在理解句意和诗意方面,我没打算花太多时间,而是把重点放在感悟诗歌创设的深远意境、领悟诗歌蕴含的深刻哲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上,力求让学生想得深入一些。
一、紧扣“无遗力〞,放大词境。
在理解“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的意思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古人学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学生联系旧知,很快就想到了学过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在简要讲述故事的同时,诗歌的形象立体起来,饱满起来。这一环节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藏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恰当利用故事,迁移语境。
学生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是否深刻理解于心了呢?我引导学生联系?纸上谈兵?的故事,讨论对赵括来说什么叫“绝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联系各抒己见,理解可谓入木三分。此时引导再入情入境地引导学生诵读:“赵括就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怎么吟诵古诗?〞“赵括就站在你们大家面前,你们一起来吟诵古诗。〞学生在朗读中为赵括感到惋惜、对这一千古憾事感慨万分,对“躬行〞的印象会很深刻,对诗的主旨理解透彻。
第 3 页
三、有效整合利用,拓展教材。
教学诗歌不仅展示了写作背景和陆游生平,在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诗意,明白诗理的时候,我又不失时机地将教学引向了新的语言链接与积累: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本诗的教学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自然而然地导入,又借助学生已经形成的认知合理地拓展延伸,这让我认识到:教者合理地开发与组织教学资源是教好一首诗的根本保障;课堂上,教者对资源的恰到好处的利用更是对教学资源价值的有效提升。
四、始终关注诵读,读中提升。
古诗诵读应有层次:初始读通,读出节奏;继而读出情感;最高层次是读出诗味,与诗人产生共鸣。感悟深刻,朗读方能到位;指导得当,学生才能悟到方法。如在学生理解“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之后,我请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1658188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9-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