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学设计
第 3 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呤诵,并能流利地背诵这首词。
2、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3、 感受诗人伤春之情。
课前准备:了解晏殊的生平。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背诵曾经学过的诗词。
二、 初读
出示?浣溪纱?,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正音。齐读。
讨论:这首是诗还是词?从哪里看出来?这是一首宋词,浣溪沙为词牌名,它的格式一般为每句七言,共六句。
三、 自学
轻轻读一读,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师在旁点拨提升:听一首新谱成的歌曲,饮一盅浓醇的好酒,在这样的美好生活中,却引起了对于往事的思念,说是在去年的这个时节,同样的不热不冷的暮春天气,连眼前的亭台楼阁都是一样的,但过去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就像那夕阳沉落之后,什么时间才能回来呢?想要找回去年的夕阳,根本是不可能的啊。如今花儿凋零了,春天即将消逝,时光消逝令人无可奈何。然而那翩翩飞来的燕子,却像是旧时相识的啊。小园落英缤纷的花道上,孤单的一个人徘徊着,怀想那一切已经失去的美好时光。
第 3 页
指导朗读。带一丝淡淡的忧伤。指多名学生朗读。
四、 补充资料。
这首词是晏殊一百多首词中流传较广的一首。其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关于这两句,还有一个传说。
有一次,晏殊路过杨州,在城里走累了,就进大明寺里休息。晏殊进了庙里,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他挺感兴趣,就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让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可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晏殊听了会儿,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就问:“哪位写的?〞随从答复说:“写诗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这个王琪。王琪被找来了,拜见了晏殊。晏殊跟他一聊,挺谈得来,就快乐地请他吃饭。俩人吃完饭,一块到后花园去散步。这会儿正是晚春时候,满地都是落花。一阵小风吹过,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好看极了。晏殊看了,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个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听了,马上就说:“您干吗不对个——‘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