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元素矿物大类
金属元素:贵金属8元素和Cu,铁陨石中常见Fe、Co、Ni。
金属元素间的类质同象十分普遍,形成金属混晶矿物如银金矿(Au,Ag);也可形成互化物如铁镍矿(Ni3Fe)。
半金属元素有As、Sb、Bi(Se、Te)。
As与Sb在高温下形成类质同象混晶,低温时分解成自然砷和自然锑或砷锑互化物AsSb;Sb与Bi可形成连续类质同象系列,而As与Bi即使在熔融态下也不混合。
非金属元素主要有C和S。Si可呈微粒包体产于地幔岩中。C、Si、N、P形成碳化物、硅化物、氮化物和磷化物。
1. 化学成分
结构型:
1)配位型:
金属元素及其互化物矿物具立方面心式紧密堆积的铜型(配位数为12)、六方最紧密堆积的锇型(配位数为12)和立方体心式紧密堆积的铁(α-Fe)型(配位数为8),金刚石和β-碳硅石SiC具四面体配位型;
2)环状(自然硫)、链状(自然碲)、层状(石墨、自然砷)、架状(陨碳铁矿Fe3C)。
2. 晶体化学
化学键:
1)金属元素及其互化物矿物具特征的金属键;
2)半金属元素矿物按元素的金属性递增而从金属键+共价键的多键型向金属键转变。
3)非金属元素和类似物矿物变化很大。
2. 晶体化学
同质多象:
本大类非金属元素矿物的同质多象较常见,如C的同质二象、S的同质三象。
对称程度:
金属元素及其互化物矿物多为等轴晶系,少数为六方晶系;半金属元素矿物为三方晶系。
非金属元素和类似物矿物变化很大。
2. 晶体化学
具配位型、架状和环状的矿物自形晶主要为粒状,其中金属元素矿物少见自形而多为它形不规则状;
具层状结构的半金属元素矿物和石墨主要为片状。
3 形态与物理性质
金属元素及其互化物矿物在物理性质上呈现典型的金属特性
——金属色、金属光泽、不透明、低硬度(锇、铱为例外)、无解理、大比重、强延展性、强导电性和强导热性。
3 形态与物理性质
半金属元素矿物从自然砷、自然锑到自然铋,金属特性逐渐增强,颜色从锡白色变化为银白色,条痕灰色,金属光泽增强,低硬度变得更小,由于其层状结构而发育的{0001}完全解理完好程度下降,高相对密度增大,从无延展性变为弱延展性,从无导电性变为具导电性。
3 形态与物理性质
非金属元素和类似物矿物的晶体化学特点不同而使不同矿物在物性上变化甚大。
3 形态与物理性质
地壳: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铂、自然硫、金刚石和石墨;
地幔和核-幔边界:金刚石、石墨、自然铁、自然硅和自然镍;
陨石:铁纹石、镍纹石、亮石墨、自然钼、金刚石、陨磷铁矿和陨碳铁矿等。
4. 成因产状
铂族元素矿物主要出现于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中,常与铜镍硫化物和铬铁矿共生。自然金、自然银和自然铜及半金属元素矿物主要为热液作用产物。金刚石主要产于超基性的金伯利岩和高压相的榴辉岩中,石墨多是变质作用产物,而自然硫则以火山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的最重要。
自然元素矿物大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