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
(一):《小巷》赏析
小巷
小巷
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 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 的诗中表现为“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迷途》), 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
(《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 (《中
国,我的钥匙丢了》)。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 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 置。“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 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 ;然而抒
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诗人只选择了几个简单意象:“小巷”、“钥匙”、“墙”, 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画面中那个敲墙的主 人公,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 不,也包括中年、 老年。这个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人不是终生都在寻找吗 ?
(二):《弧线》赏析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资深剧作家乔伊斯 .蕾秋的小
说处女作,该书曾荣获 20XX年英国最佳小说新人奖。写剧 本的作者写起小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场景鲜明,二是 对白细腻,三是金句频出。有了这么三个特点,读这本书的 感受就是两个字:不累。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诗人将四个弧线的意象并行排列,给人一种暗示,一种 理性思考。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对“弧线”的点明, 在于四个意象所显示的表层含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 运动都采取弧线形式,“不止不行”、“不屈不伸”这是万 物运动的规律;诗的“不确定性”一面则隐藏在意象组合所 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鸟儿” 在疾风中“转向”,“葡
萄藤”自然生长的“触丝”,“海浪”的自然变化,这自然 界的“弧线”不是很美吗 ?然而“少年”因为“一枚分币” 而屈身“捡拾”,这种人为的“弧线”,却不能给人以美感。 诗的朦胧性带来多种暗示:畸形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社 会不良风气对天真心灵的污染,自然界弧线的和谐美与人为 弧线不和谐的对比,对社会走过一段弯路的暗喻等等,读者 可以见仁见智,不必求其固定答案。诗不是为着解答什么, 只是启示。
我国古典诗词中有“鸡声茅店月”, “枯藤老树昏鸦”,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佳句。西方意象派 诗有庞德的名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
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在一个地铁车站》)。顾城的 这首诗同样省略了连接成分的意象诗,并非独创,只是由于 欣赏习惯的惰性因袭,曾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