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奥地利)里尔克 著
冯至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1994 年 3 月第 1 版 1994 年 3 月北京第 1 次印刷
重印前言
译者序
收信人引言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 第十封信
附录一:论“山水”
附录二:马尔特·劳利兹·布里 格随笔(摘译)
重印前言
这本小书译于 1931 年,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年。那时我为什么翻译它,在 1937 年写的
《译者序》里已做了交代,这里不再重复。它于 1938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正是抗日战争
的第二年,印数不多,流传不广,我收到几本样书,当时分赠友人,自己只留下一本。但它
给我留下一些值得记念的回忆。
1939 年我到昆明不久,就在《云南日报》上读到一篇关于这本书比较深入的评论,过
些时我才知道作者王逊是一位年轻的美术研究备,在云南大学教书,不久我们便成为常常交
往的朋友(不幸他于六十年代在北京逝世了)。1946 年我回到北平,听说某中学的一位国
文教师,很欣赏这本书,曾一度把它当作教材在课堂上讲授。很遗憾,我并没有得到机会认
识他。最使我感动的,是友人杨业治在昆明生活极为困难的时期,曾将此书与原文仔细对照,
他发现几处翻译的错误,提出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写在十页长短不齐的土纸条上交给我。
这些又薄又脆的纸条我保留至今,但字迹已模糊,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五十年代,我在
仅仅留存的那一本上边,把译文校改过一次。不料十年浩劫,校改本被人抄走,一去不回。
这些年来,先是绿原同志,后是沈昌文同志,他们都找到原书,各自以复印本相赠,同
时舒雨同志读到这本书,对译文也提了一些意见;我得以在复印本上再一次从头至尾进行修
改,在这里我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修改,改正了一些错误,填补了几处漏译,词
句间做了不少改动,但仍不免存有六十年前文体的痕迹。
经过六十年的岁月,这本书的内容有些地方我已不尽同意,校改也只认为是一个应尽的
责任,不再有《译者序》里所说的那种激情。唯念及里尔克写这些信时,正是他在巴黎与罗
丹接触后思想发生变化、创作旺盛的时期;对于我一向尊敬的、一个在诗的历史上有重大贡
献的诗人,正如收信人引言种所说,这些信“为了理解里尔克所生活所创造的世界是重要的,
为了今日和明天许多生长者和完成者也是重要的。”
关于收信人的身世,我在《译者序》中曾说,“知道得很少”。现从里尔克的《书信选》
(1980)“收信人索引”中得知卡卜斯生于 1885 年,是作家,曾任奥地利军官,1966 年还
住在柏林。——想他现在早已逝世了。
这次重印,附录除原有《论“山水”》外,另增摘译《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
中的两段。
《论“山水” 》(Von der Landschaft)写于第一封信的前一年,即 1902 年,本来拟
作为作者 1903 出版的《渥尔卜斯威德画派》(Worpswede)一书的序言,但没有采用,直到
1932 年才作为遗稿发表。
《马尔特·劳利兹·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