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 囊 闭 塞 试 验
Ballon Occlusion Test(BOT)
1
编辑课件
目的:
脑血管疾病治疗时常需要永久阻断或长时间临时阻断颅内主要的供血动脉,有时因颅内动脉阻断而发生脑缺血并发症,严重可致残或致死。因此,如何在术前准确判断脑动脉阻断后脑侧支代偿功能至关重要。
2
编辑课件
BOT 的适应证包括:
(1)颅内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前的评估;(2)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手术夹闭时需要暂时阻断载瘤动脉;(3)在颅底手术或介入治疗中可能引起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破裂,需阻断动脉主干;(4)头颈部肿瘤手术,病变累及或包绕主要脑动脉;(5)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可能影响颈内动脉;(6)外伤、感染、肿瘤引起的动脉出血等等。
3
编辑课件
方法:
球囊闭塞实验(BOT)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
基本方法是:
利用不可脱球囊实验性阻断颅内主要的供血动脉,判断该动脉闭塞后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应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脑缺血表现。
尽管BOT可基本提供动脉闭塞后脑组织耐受性和侧支循环的情况,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BOT显示耐受或侧支循环良好,在动脉阻断治疗后却出现了脑缺血的并发症,说明BOT仍不能提供完全准确的信息。
4
编辑课件
常规方法:
先作双侧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造影,了解侧支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变异、肿瘤的血供、判断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或继发性动脉损伤等。造影结束撤出造影用导管,用导引导管插到相应动脉,将不可脱球囊置于合适位置,充盈球囊,并通过造影确认阻断完全性。如能耐受,阻断时间持续15到30分钟,期间观察言语、肢体运动、感觉和意识水平,作神经系统功能的评定和监测。若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脑缺血表现(明显不适症状或神经功能障碍体征等),立即排空球囊,恢复供血,终止BOT。BOT结束时,排空球囊并撤出球囊导管,硫酸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5
编辑课件
交叉充盈试验:
了解动脉闭塞后侧支血管的代偿情况:
闭塞动脉若是颈内动脉,行对侧颈内动脉正位和椎动脉侧位造影;闭塞动脉若是椎动脉,行同侧颈内动脉侧位和对侧椎动脉正位造影;闭塞动脉若是基底动脉,行双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观察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和延时情况。
6
编辑课件
降压试验:
BOT实验20到30分钟后,临床耐受但侧支循环代偿不良或虽代偿良好却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可继续行降压加强试验。
静脉滴注降血压药盐酸尼卡地平维持,浓度为10mg/250ml,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将收缩压降低20%到30%,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观察20分钟,作神经系统功能的评定和监测。
7
编辑课件
右侧颈内动脉行 BOT 的患者行左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毛细血管充盈不良,说明通过前交通动脉代偿不良。
8
编辑课件
左侧颈内动脉行 BOT 患者行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可见左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毛细血管
充盈良好,,也说明通过前交通动脉代偿不良
9
编辑课件
判断标准:
常规方法和降压试验都是以临床表现为判断标准,包括意识、感觉、肢体运动、言语和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症状和体征。若患者出现脑缺血表现,即明显不适症状或神经功能障碍体征等,说明患者不能耐受BOT。如患者无特殊不适且没有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能力下降表现,说明患者耐受 BOT。
交叉充盈试验是以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和延时情况为判断标准。如果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良好,且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显影较未阻断区延时不超过 ,可认为“ 交叉充盈代偿良好”;如果受阻断区毛细血管充盈不良,或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显影较未阻断区延时超过 ,则认为“ 交叉充盈代偿不良”。
10
编辑课件
球囊闭塞试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