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赏析分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中国传统节日古诗词赏析
1、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 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 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 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 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这首 描写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 乐的气氛。次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 “千门万户 曈曈日 ”,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 “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 前景。结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 ”是一种绘有 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 ”与首句爆竹送旧岁 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 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 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2、元夕(正月十五)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 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 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 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青玉案 元夕》的创作背景:靖康之难(公元 1127 年)后,宋金长期处于“冷战”对峙 状态。公元 1174 年(宋淳熙元年)春,辛弃疾( 1140—1207)离开滁州,到建康留守叶衡幕中做了 几个月的参议官。 秋冬之交,叶衡入朝为相, 辛弃疾因叶衡的推荐而被皇帝召见, 随后被留在临安 (今 杭州)做管钱粮的仓部郎官。第二年元夕,虽然靖康之耻雪未有期,是夜仍被小朝廷主政者们营造得 热闹异常,全城大放花灯,鱼龙戏舞,道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观赏之余,三十五岁 的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
此词一上来就极力铺陈渲染南宋首都元宵灯会的盛况。 先写灯火辉煌、 歌舞并作的热闹场面。 花 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锣鼓喧天,流光溢彩,盛况空前。接着写游人车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赏析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