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与藏传佛教王尧, 1928 年生于江苏涟水。 1951 年南京大学中文系肄业。 1951 1953 年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藏语文学专业毕业。 1953 1992 年中央民族学院助教、副教授、教授,离休。为四川大学中、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4 年至今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著有《吐蕃金石录》、《吐蕃简牍综录》、《西藏文史探微集》、《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平凡而伟大的学者于道泉》、《中国藏学史》(合著)、《西藏文史考信集》、《水晶宝鬘藏学文史论集》、《藏学概论》等专著数十种。各位领导同志,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大家现在都比较关心西藏的问题,所以我今天选择“西藏和藏传佛教”这个题目给大家做一次简单的、历史情况的介绍。先介绍两本书:第一本书是《西藏与西藏人》,它的作者是柳陞祺先生和沈宗濓先生。沈宗濓先生曾担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西藏办事处的主任,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国民政府外交部总务司的司长,做过蒋介石委员长侍从室的副主任。他在西藏工作过好几年,和柳陞祺先生是同事。柳先生是这本书的主要执笔, 原稿是用英文写的,最初在美国出版。柳先生任职于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英文秘书,在西藏生活多年,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人,对西藏充满了情谊。这本书是柳先生通过对西藏的人民、社会、生活各方面仔细观察后写成的,在国外影响非常好。现在我们看到的中文版由他的女儿翻译,经过邓锐龄先生认真地校正。书中有很多宝贵的照片,包括达赖喇嘛小时候的,达赖的家族和其他贵族生活的。这是一本细致入微、充满人情味的书。第二本书是美国教授戈尔斯坦( )写的。他是美国克利夫兰一位研究人类学的教授。这本书是他的博士论文,书名是 AHistoryofModernTibet , 1913-1951 : TheDemiseoftheLamaistState , 中文名是《西藏现代史( 1913 1951 )喇嘛王国的覆灭》。 1913 1951 年正是我国最困难的时期。清朝政府被推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对西藏失去控制。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经过长久的努力,最后以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名义在西藏派驻一部分人员。正是这段时期,英国政府和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政府、特别是美国的外交部门开始插手西藏事务。我们想对他们 2 的活动有所了解,但是我们拿不到文献。而戈尔斯坦本着人类学家的本能,对西藏社会和历史进行了研究。他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包括美国政府、英国外交部和印度政府已经解密的档案文件,这些资料我们中国人当时是看不到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是我们国家 56 个兄弟民族当中的一员。根据 2005 年公布的数字,藏族的人数在我们全国 13 亿人口当中,排在第八位。藏族的分布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西藏自治区,以拉萨市为中心的整个西藏自治区, 共 71 个县, 281 万人。另外在西部地区的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和云南省有一些藏族聚居的自治州或自治县。东部藏区人口合起来大约也有 281 万人。因此藏族人口是 562 万人。藏族人口虽然排在第八位,但是他们使用的土地面积很大。仅西藏自治区就有 123 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 % 。藏族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全民信仰佛教。今天我就从佛教什么时候传到西藏,怎样成为西藏全民信仰的宗教开始谈起。一、佛教的传入与藏传佛教的发展文成公主入藏我们一般认为,藏族信仰佛教是从唐朝时候。藏族和我们内地各个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在唐朝强化了的。那时青藏高原上,形成了一个吐蕃王国。唐朝太宗贞观十五年,即公元 641 年,唐太宗做了一个决定,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带了很多随嫁品,其中包括文化设施、生活用品、工艺产品和一些乐器等等。公元 641 年迎娶文成公主的队伍由唐朝的首都长安出发,路上走了三年。随嫁品中有一尊释迦牟尼像,这是释迦牟尼 12 岁身量的一尊铜像。佛教在当时的唐朝已经相当盛行,唐太宗有意向吐蕃推广佛教。从此,藏人开始接触佛教。藏文的创造文成公主到达吐蕃后的一个重要建树,就是在藏区发展文化。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就无法记录自己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所以藏王派了 16 位青年到印度去学习佛教,同时学习印度梵文,为藏文的创造做了准备。这 16 个人中有 15 位因为不适应印度的炎热气候,死于印度,最后只有一个人返回。这个人就是藏文创造者吞弥·桑布扎。他根据所掌握的梵文知识,结合藏语的实际情况,利用梵文字母,创造了藏文。藏文是公元 7 世纪中叶创造的。“吞弥· 3 桑布扎”是什么意思呢? “吞”是一个家族的姓,“吞弥”就是吞氏家族的人, “桑布扎”是印度人称呼他的名字,“布扎”就
西藏与藏传佛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