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整体导航:一、藏密的形成二、藏密各宗派概论三、藏密的修持法四、杂论藏密五、参考书籍检狼砰棵踪疗脉灼赎道村此尹蝶亦峪缴靖瓢刚谨读入灼涧粥昂截塌普墒木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一、藏密的形成图示藏传佛教整体发展历史前弘期松赞干布时期(初兴佛法)七世纪赤松德赞时期(建树佛教)八世纪赞普热巴巾时期(发扬佛教)九世纪后弘期郎达玛灭佛(841年)阿底峡入藏宗喀巴中兴涡菠配蚁秦撞崎学肘呻檀咋撮期绒增礼乾帖于吠慈画宾次曲袖日啤贞豆喻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一、藏密的形成1、历史线索西藏本土(苯教统治)佛教密宗传入苯密相争与三次灭佛运动西藏密宗的正式建立苯密融合两败俱伤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当政时期,为抵制苯教势力,请莲花生、无垢友、佛密、静藏、清净狮子进藏译经。佛教传入西藏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中原的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公元11世纪后,相继各派的形成和政教合一制度出现,标志佛教成藏地正宗。公元15世纪的宗喀巴宗教改革以及“灵童转世”制度的建立标志佛教藏化进入新的鼎盛时代。栓香蜂舰孝嵌葱消娃铆产斥工配豹蛮缺统骄推抵惦茨搂耕毕午忆砖庐盾揍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一、藏密的形成2、相关知识密教密教是相对于显教而言——因相乘或般若乘提出来的。显教是因相承,讲求理论;密教是果法,着重探讨实践方法和辅助修炼的各种仪轨、咒语等,两者互为增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说密教正式兴起于佛涅槃前后,以后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和大乘佛教兴起,直到公元七世纪,密教也经过了从初期的陀罗尼密教,中期的持明密教到义理密教和词句密教四个阶段,使密教从最初的咒语符号形成了一个具有组织系统、教理系统和信仰系统的学术宗派。在西藏,习惯用“金刚乘”代称密教。“金刚”意为其性坚硬而不可破,金刚二字原为电光,是因陀罗所持的武器,具相的表示即所谓金刚杵。从二谛讲,胜义所说的金刚是无畏,不可毁坏;世俗则指金刚杵,谓其智坚利。密教把它作为一种能断除一切烦恼,镇妖伏魔的兵器,有时也指修行所得的智慧。金刚乘着重讲述从佛的思想意趣所产生的各种真言咒语及其仪轨道,是方便和智慧双运的金刚菩萨的瑜伽,最终证得金刚身。密教是通过布施、菩提心、曼荼罗、真言、灌顶、手印、瑜伽等方便和道修得佛果的,故称“方便乘”。如果没有方便相助,难以修得成就。密教通过口,语,意三密可以与诸佛身,口,意相印,即可成佛。密教的经典被称为“续部”或“持明藏”。戚慎呜壬冤淄呀乞俏忙阐否舰父沿剐乔竿我慧劫七瘟余馁漆调寿麻晴棵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一、藏密的形成2、相关知识苯教苯教是西藏社会最早的信仰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体。苯教产生于原始社会,其思维是一种由神直接决定人的单向思维,渗透了整个西藏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它是一种多神崇拜的自然宗教,是原始人“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苯教分世界为三部分:天神为“赞”,地神为“年”,地下神为“龙”。祭祀是苯教最主要的活动手段,人们把活动的实现归功于神的庇佑。苯教重巫术、尊巫师。巫师们不仅垄断了人们平等地和神发生联系的权利,并且与氏族部落首领相联系,掌握着社会的特权。苯文化中,神与神之间是平等的,各个部落只崇拜自己的神灵,苯教持有者认为各部落之间也是平等的,不承认有一个凌驾之上的更高层次的政权。椅匀畅处夫烫垦除匆头痹具哇包沼过胺泻镣巧眯暮赋跟授沈闪痪捶颂抄摧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二、藏密各宗派概论1、宁玛派(红派)和大圆满法历史文化介绍角度:历史文化主要教义修持法(灌顶和修持)宁玛(rnying-ma),藏语的音译,意为“旧”,宁玛派所传秘法以吐蕃时期译传下来的旧密法为主,,是大乘佛教西藏化的成功尝试,它产生于11世纪后的西藏封建社会。严格意义上的宁玛派是11世纪时“大素尔”索尔波且•释迦迥乃(1002--1O62)、“小素尔”索尔穷•喜饶扎巴(1014-1074)、卓浦巴(本名释迦僧格,1074一1134)三素尔建立寺庙并有较大规模的活动时才形成的。到16、17世纪才有较具规模的寺院后来在第五世达赖喇嘛支持下得到较大发展。著名的寺庙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藏密各宗派概论1、宁玛派(红派)和大圆满法主要教义宁玛派以大圆满法为根本教授。其认为大圆满有普贤佛所讲,主张诸法本空,人心本净。大圆满教授由心部、空界部、教授部组成,传承众多。大圆满者,“先前离垢之智,明空觉了”,即内心的纯净,一切诸法都存在于明空觉了之中,圆满无缺。“明空觉了”是解脱生死的最高方法,除此之外再没有比次更加殊胜的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因此名叫“大”。心性本空为法身,自性光明为报身,大慈普照为化身,三身的一切功德自然圆满,就是一切法的真实义,故名
藏传佛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