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波尔卡
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三小学校 冉霞
教学目标:
《微笑波尔卡》,能随乐参与表现,体验波尔卡的音乐特点。
;并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
,能听辨手风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能随乐参与表现。
教学过程:
随乐律动
放音乐,老师随音乐进行律动,跳波尔卡的简单舞步,生随着音乐身体轻轻摇动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段美好的音乐
师: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回答:一段好听的音乐。看到老师在跳舞)老师都做了哪些动作呢?(生回答:踏脚、划圈、摆手等)
2. 师:让我们随着这段好听的音乐和老师一起跳起来吧!(放音乐,生和老师一起律动)
3. 师:孩子们,跳完了觉得开心吗?这段音乐和舞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欢快,活泼,高兴)
4. 介绍波尔卡
师:舞蹈和音乐在生活中能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刚才我们一起跳的这个舞步就叫“波尔卡”,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的欢快情绪。
介绍手风琴
师:孩子们想不想知道刚才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回答:想)让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吧。
大屏幕展示手风琴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
师:这个乐器叫手风琴,手风琴是由簧片、键盘、贝斯和风箱构成。有没有哪个孩子知道手风琴是怎样发出声响的呢?(推拉风箱的同时按键盘就会发出美妙之声)
欣赏乐曲
出示课题,完整听赏音乐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地欣赏这首好听的《微笑波尔卡》,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听一听,我们熟悉的旋律在音乐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是连续出现的吗?
放音乐,生聆听,教师随音乐在黑板上画出图谱
.
师:请孩子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画图谱。
3. 大屏幕展示主题音乐旋律,老师弹奏让学生更加熟悉,印象深刻
师:孩子们,有没有听到你们熟悉的一段音乐,一共出现了几次(三次)是连续出现的吗?(不是),主题音乐在图谱的哪个地方?
分段听赏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为图谱配上好听的音乐
1. 聆听第一主题第一乐段,用动作和声音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说说主题旋律的情绪(轻快,活泼,跳跃)。
师:你们觉得这个形状可以配上什么声音来表现,能哼唱出来。(啦)
2. 生用手划第一乐段的图形,随乐用“啦”哼唱旋律
3. 聆听第二主题第二乐段,用动作和声音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说说旋律的情绪(舒缓,优美)。
师:你们觉得这个形状可以配上什么声音来表现,能哼唱出来。(啊)
4. 生用手划第二乐段的图形,随乐用“啊”哼唱旋律
5. 聆听第三主题第四乐段,用动作和声音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说说旋律的情绪(流畅,舒展)。
师:你们觉得这个形状可以配上什么声音来表现,能哼唱出来。(噜)
6. 生用手划第四乐段的图形,随乐用“噜”哼唱旋律
7. 播放全曲,生再次聆听,随乐划旋律线条并哼唱旋律
拓展表演
师:孩子们,你们的声音和动作都非常的优美,老师请来了另一个小伙伴和你们一起表演我们请它们出来吧,一起喊:小伙伴,出来玩。(老师展示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
(听赏)微笑波尔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