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
第 2 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
关雎
选自:?诗经·周南? 未知
原文 Original Text
译文 Translated Text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第 4 页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注释】
[1]关关雎〔jū〕鸠〔jīu〕:雎鸠鸟不停地叫。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2]洲:水中的陆地。……
[3]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4]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5]荇菜:水草名,一种可食的水草。
[6]寤寐:日日夜夜。寤(wù):睡醒,寐:睡眠。
[7]思服:思念。
[8]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9]芼(mào):挑选。
[10]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欢乐。
【艺术特点】
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心备至。
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
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来的剧作家代剧中人立言,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反嫌说得太露;而?关雎?的作者却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这真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了。难得的是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正常恋爱观,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用“好逑〞字样可证〕,而不仅仅是做为情侣〔这同?郑风?里的作品就不同了!〕,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却也表达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第 4 页
“兴〞是现实主义的技巧,是不错的。这首诗即河洲之物而起兴,显见为民间产物;采荇尤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们对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莲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们能体会。先是顺流而取,再那么采到手,再那么煮熟了端上来。表示虽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劳动的真精神〕,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与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正是“钟鼓乐之〞的时候了,意味该多么深长!同时这种工作是眼前事实,并非虚拟梦想,一面写实一面又象征,此所以为比兴之正格,这才是中国诗的长处。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梦见“采荇〞的乐趣,也未必看得见“雎鸠〞的比翼双飞。不过采诗入乐,“太师〞的眼光总算够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
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