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荐)把栏杆拍遍(教案新).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章节名称
把栏杆拍遍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文本,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及相关史料。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阅读与欣赏散文;培养通过文章和相关史料来解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涵,引导学生对辛弃疾的认识。
教学难点
学习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时间分配
复习旧课(5分钟)—导入新课(10分钟)—新课讲授(60分钟)—课堂练习(30分钟)—效果测评(2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作业布置(5分钟)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效果测评—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课:
复习并提问上节课的知识点
二、导入新课
热爱自己的民族,中国的知识分子表现的极为突出。他们用手中的笔墨抒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风浩荡,五千年的正气常存。翻开中国的历史,总有那么一句话:乱世出英雄。在国势孱弱的宋代,大好河山,沦落敌手,百姓流离,哀鸿遍野。在那屈辱的年代,众多爱国知识分子的满腔悲愤,化为泣血的诗句,荡漾着强烈的爱国情愫,怎不催人泪下。特定的历史年代,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爱国诗人,诞生了许多催人泪下,继而奋发的优秀诗篇。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辛弃疾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散文《把栏杆拍遍》,看看作者梁衡如何再现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检查预习
(一)正确理解以下词语
1、字词注音:变生肘腋、押解、纸笺、炽热、整饬、金瓯、鹧鸪、峨眉、方略、忧心忡忡、奁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新课讲授
2、解释词语
行伍:泛指军队。古时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
光复:恢复原有的领土、统治或事业。
血气方刚:形容年青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媲美: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比美。
金戈:金属制的戈,配有铁甲的战马。形容战士的雄姿。指战争。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悲怆:悲伤。
赋闲: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
干练:精明,有才干和经验。
掉书袋:比喻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书词句,以显示有学问。
五内俱焚:五脏即内心全都被烧坏、烧毁了。
诠释:①加进书中的一段评论或解释性的文字。②解说;解释;阐明
浅斟低唱:微微地喝酒,小声地吟唱。
浅尝辄止:微微品味一下就停止。比喻只有表面的兴趣或喜好而不往深处研究。
振聋发聩: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浇铸:把液态的金属

(推荐)把栏杆拍遍(教案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