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
*
第一页,共23页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一、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和标准
(一)医学道德评价和分类
医学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医学活动中的个体及群体的行为及各类道德现象进行的判断。
医学道德评价一般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
第二页,共23页
他人评价
是指社会对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作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包括通过社会舆论,如报纸、电视、广播、群众舆论等形式,公开进行批评,以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制止,从而杜绝某种不道德行为的重复发生。
自我评价
是指医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行为所作的道德评判。
在现实的医学道德评价中,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医学道德评价应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第三页,共23页
(二)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
1.有利于维护医学道德的权威
2.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
3.有利于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
第四页,共23页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
一般说来,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
医学道德评价的最一般标准是医学的善与恶,而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则是医学善恶评价标准的具体体现。
*
第五页,共23页
二、医学道德评价的动机与效果
动机是指行为前的主观愿望,效果则是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
在医学伦理学上,曾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形成动机论和效果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
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在医务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只有从过程中分析,才能对医务人员自身或他人作出公正的、周密的、慎重的道德评价。
*
第六页,共23页
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一)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事件或行为的看法和态度。它表现为社会或众人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赞扬或谴责,是一定社会、阶级或团体对人的行为施加精神影响的一种形式和力量。
*
第七页,共23页
(二)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它是一种行为准则,又是医学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它用“合俗”与“不合俗”来评价医务人员的行为,判断医务人员行为的善恶,用以支配医务人员的行为。
*
第八页,共23页
(三)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原则和理想等所形成的真挚信仰。对一个医务人员来讲,内心信念是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医学道德原则、规范或医学道德理想的正确性和崇高性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实现相应医学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学道德选择的内在动机和医学道德品质构成的内在要素。因此,它是医学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
*
第九页,共23页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医学道德教育是指医学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医学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医学生或医务工作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医学职业道德影响的活动。
*
第十页,共23页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