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生平同志简介王进喜是玉门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王进喜 6岁靠讨饭为生, 10 岁给地主放牛, 15 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 1950 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 1956 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 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 1959 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了全国工交群英会。群英会期间,他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异常兴奋,找到当时的石油部领导,积极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 1960 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 被誉为“铁人”。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他当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 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 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他说: “有,就在中国。”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让机器动起来。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他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率领的 1205 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同年 4月11日、 4月29日, 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王进喜先后任 1205 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庆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 1964 年12月,出席第三届全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70 年 11 月 15 日, 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年仅 47 岁。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历届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苏联有巴库, 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 就有玉门人”。建国 40 周年之际,他与雷锋、焦裕禄、史来贺、钱学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世纪之交,他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铁人精神具体表现: 1)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3)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4)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们重学“铁人精神”的意义首先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仍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油气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改变,油价持续走低,引发国内油气价格调整变化,对企业经营形势造成直接影响。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变和深度调整。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课程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