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两晋文学
第一节两晋文学概说
①西晋政治制度。
②两晋播迁。
③晋朝文人的作风与文风。
①西晋政治制度
西晋士族制度的确立。(参见《绪论第三节、门阀政治的兴衰历程》)
晋初分封制的实施:晋朝鉴于魏氏的孤立,建国之初,分封同姓王27人,皆授予兵权;又分封异姓士族,立国达五百余。借以互相牵制,屏藩帝室,但实际由此埋下分裂隐患。
②两晋播迁
西晋相继灭蜀、吴之后,统一中国不过十年,即爆发了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北方匈奴乘势南下,永嘉四年(310),刘曜率军破洛阳,晋怀帝、晋愍帝相继被害。建武元年(317),元帝司马睿即位于建康,是为东晋。至恭帝元熙二年(420)止,历十一帝,104年。
③晋朝文人的作风与文风
晋人之文,趋向雅化。
晋人之文,益尚华美。
晋人之文,更尚真情。
晋人之文,趋向雅化
尊儒崇文,成为西晋立国的基本国策。
两晋时期,士族居清职而显要,文人务为博闻多识,为文清谈,炫博学识,务求典雅。
南渡以后,玄言诗、赋畅谈玄理,虽不同于西晋文人的博奥典雅,但作者炫耀学问、追求雅化的心态,与西晋文人亦非常相似。
晋人之文,益尚华美
士族以玄学纵心适意为口实,尽情享受声色。
两晋侈靡豪奢,享乐淫逸之风弥满朝野。
两晋时期,尚美近乎病态。文学也逐渐弃却建安的刚健、正始的壮丽,渐次流入绮靡。
东晋朝廷偏安日久,文人沉溺于玄释,又渐得山水佳趣,心境渐趋平和,陷于网罗者亦少于西晋。故放诞之风尽革,谈玄亦有深致。
晋人之文,更尚真情
正始名士,蔑视礼教,自我表现与自我抒情,已占一席之地;到西晋,士族凭借门第而不修德行,崇信玄释,礼教的束缚愈益松弛,文人更加注重个人的世俗生活与情感体验。
第二节左思
①左思生平。
②左思的文学成就。
①左思生平
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父亲左雍(一字彦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左思少学琴书,皆不成,乃勤与学,貌寝口讷,辞藻壮丽。泰始八年其妹左棻入宫拜修仪,乃移家京师,官秘书郎。尝追随贾谧,预“二十四友”之列。泰始十年,左棻为贵嫔。永康元年,贾谧诛,左棻病逝,乃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齐王命为记室督,不久以疾辞。后居冀州,病卒。
第三章 两晋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