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最新教师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结构性矛盾凸显, 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 各类风险挑战增多, 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 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 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一、摆脱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走投资消费联动的新路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抢抓全球化和产业转移机遇, 积极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形成了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后,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 外需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我国出口贡献率由 201X-201X 年 10% 以上降为 201X-201X 年的-2% 到-4% ,投资增速由“十一五”时期的 2 % 降至 201X 年的 1 % 。安徽外贸增速从“十一五”时期的 20% 以上滑落至 201 X 年的 % ,投资由 3 % 降至 1 5% 。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发展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扩大内需上。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 以及信息、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 内需增长空间广阔。从安徽看,“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需求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内外需协调、投资消费联动的新局面。选择好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的项目, 创新投融资方式, 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 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徽在“一带一路”经济中的份额和竞争力。二、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走创新驱动的新路本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目前, 传统产业面临需求“天花板”制约, 产能扩张空间收窄。我一倍多,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接近西欧和日本的产量增长拐点,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接近发达。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新世纪前 10 年的 20% 以上降至 201X 年的 1 % ,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 %; 房地产增速明显回落,上半年投资仅增长 6%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 % 。总体来看,随着传统产业接近增长拐点,数量扩张已经难以持续, 结构调整的要求更为迫切。当前, 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 既对产业平面扩张形成了挑战, 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十三五”时期, 安徽应适应产业竞争格局新变化,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以“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三、摆脱对要素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随着要素供给趋紧、环境容量下降,低成本、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目前我国资源产出率仅为日本的 1 8 、英国的 15 、德国的 13 ,人均淡水、煤炭、铁矿石资源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 25% 、 67% 和 50% 。我省煤炭以及铜、铁矿石等传统优势资源日渐枯竭,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一半。我省人口抚养比在 201X 年降至 4 9% 的低点后开始回升, 201X 年达到 4 % ,用工成本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随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落实,环境成本将大幅上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绿色化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按照减量、节能、控污、废弃物再利用的要求, 推动经济绿色化发展, 也将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按照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制度创新加速生态强省建设, 扎实推进巢湖流域和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四、摆脱对非均衡发展的过度依赖,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总体战略,但目前区域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落差。安徽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 皖北地区人均 GDP 仅为全省的 2 3, 城镇化率低 5 个百分点左右。 201X 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 % ,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 23% 。伴随城乡区域发展失衡, 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矛盾凸显,“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日益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加
最新教师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