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知音、知人、知己──解读《琵琶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知音、知人、知己──解读?琵琶行?
第 3 页
知音、知人、知己──解读?琵琶行?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面对夜半琴声,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琴声背后的辛酸和沧桑,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弹琴人的一腔幽怨,有的恐怕是凡夫俗子的一笑而过、不置可否。对于千古名曲?琵琶行?,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是它的知音,否那么又如何将其中的精彩教授给学生呢?
整首诗歌就是一段美妙的音乐,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情感都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又在音乐中升华的。白居易和琵琶女就是在音乐中相遇的,虽说有点偶然,但是两人的人生轨迹不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冥冥之中两人注定会在此刻相识。且不说当时“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凄凉意境,只要了解白居易当时的处境和情绪,就很容易了解白居易听到那段音乐时的感受。
一曲知音
白居易千呼万唤,他的真诚终于打动了琵琶女尘封已久的心灵,由此可见她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江湖女子,她定是经历了一段不一般的人生。课文的第二段没有多少文字交代白居易一行人的情况,文字似乎遗忘了这些听曲之人。为什么?也许这恰恰说明了作者当时对音乐的专注程度,使他们都忘记了自身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知音。描写音乐的局部,历来都受称赞,成为千古绝唱。但我认为这里的音乐早已不是琵琶女当时所演绎的琴声了。课文运用比喻、摹声、通感等来描绘弥漫于作者耳中的天籁之音,可这正好说明这段文字是经过作者鉴赏而流泻出来的,这段音乐应该不是单独属于琵琶女的。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听了当时琵琶女所演奏的乐曲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这段文字应该是作者和琵琶女,是他们用琴和用心铸就的文字。作者用他的优美文字,用他自己的理解,说明了他是琵琶女真正的知音。
第 3 页
一曲知人
琵琶女面对如此一位情感丰富的知音,她又有何反映呢?在弹奏过程中她又有何感受呢?“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几个普通的细节动作透露了她之前的冲动和感慨,貌似冷静的动作背后掩盖着她的心潮澎湃。她的目的是为了“敛容〞,一般的歌女怎会多此一举,她们在作乐之时内心是冰冷的,而琵

知音、知人、知己──解读《琵琶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10-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