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4期 2007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吕宝(1981-),男,陕西咸阳人,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生. 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吕宝, 王成端, 周亚红(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文章根据绵阳市2010年远景目标对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结果表明,未来几年内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在生态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以及综合评价中都处于初步可承载阶段;通过计算, 确定了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子,为绵阳市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提供依据。关键词:土地承载力;指标体系;阻碍因子;绵阳市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07)04-0489-04 StudyonlandcarryingcapacityofMianyangCity LUBao, WANGCheng-duan, ZHOUYa-hong (School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ndResources,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China) Abstract: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landcarryingcapacity(LCP)ofMianyangisestablished, theLCPbytheyear2010andtheyear2020iscalculated,andtheresultsshowthattheLCPiswithin thepreliminarycarryingcapacityoftheregionintermsof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economic growth, . Keywords:landcarryingcapacity;indexsystem;bafflingfactor;MianyangCity 土地资源承载力[1]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与和营养水平下所容纳的人口限度。承载力是一个变量,它应与一个地区或相协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就不仅仅指土地对人口的承载限度,而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阈值。承载对象除了人以外,还应包括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如承载的城市规模、经济产值、交通规模及土地的纳污能力等。从一定意义上说, 土地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作用的中介和协调程度的表征。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土地利用各子系统状况及协调程度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承载力的驱动因子、区划及预警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_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