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预防便秘
2020/11/3
*
前言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老年人患病率可达20-40%
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在直肠癌中有重要作用。
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点,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可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
2020/11/3
*
国内外流行现状
国外:美国北部便秘的发生率为15%(2%~27%),而年龄≥65岁者患病率比常人增长2倍,在老人院或护理院中,高达60%~80。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便秘的发生率与年龄成正相关,女性高于男性,国内外研究相一致。
国内大多研究显示北方高于南方,具有区域性的区别,而在居住方式、文化程度、职业上说法不具统一。
2020/11/3
*
一、概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别名:大便难、肠约、热燥、后不利、风秘、风燥、脾约、热秘、阳结、虚秘、阴结、气秘、不更衣、湿秘等。
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2020/11/3
*
便秘的定义
便秘的临床表现:
(1)便意少,便次减少。
(2)排便艰难、费力 :突出表现为粪便排出 异常艰难,也见于两种情况。
(3)排便不畅 常有肛门直肠内阻塞感,虽频有便意,便次不少,但即使费力也无济于事,难有通畅的排便。可伴有肛门直肠刺激症状,如下坠、不适等
(4)便秘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常见于便秘型IBS,于排便后症状缓解。
2020/11/3
*
功能性因素
器质性因素
易感因素
病因 (1)
2020/11/3
*
易感因素
脏器功能
衰退
精神心理因素
活动减少
滥用泻药
饮食不合理
病因 (2)
2020/11/3
*
功能性因素
一、生活习惯不良:
(1) 没有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2)饮食习惯不良:食物过于精细和摄入总量不足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有许多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可影响结肠传输时间、粪便量和肠蠕动次数。
(3)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或乘坐
轮椅,缺乏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
2020/11/3
*
功能性因素
二、生理功能减退
(1)老年人的口渴感觉功能的下降;
(2)咀嚼功能减退;
(3)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减少;
(4)腹部和骨盆肌肉无力,敏感性降低;
(5)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反射降低,蠕动减慢。
2020/11/3
*
功能性因素
三、精神因素
长期有意识主动收缩括约肌抑制排便,将降低
直肠的敏感性,提高直肠的顺应性,使直肠无力,产生便秘。
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对胃肠动力影响的研究成为热点,较多的研究证实了长期抑郁和焦虑可致功能性便秘,焦虑可加重盆底肌的紧张度,尤以女性及老年人为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因素是便秘发病的高危因子。
2020/11/3
*
老年人如何预防便秘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