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
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
---谈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
邹 欣
汉字是具有造型功能的表意符号,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之永之;歌永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这个意思移到汉字上去,将“形”成之“言”笔录于纸,就成为文章或诗词,是文字表意功能的体现。而“歌之永之”“ 舞之蹈之”,强调的是与所“言”之“意”相辅相成的文字的形象与状态,那就属于造型的范畴了,我们会用“笔歌墨舞”一词来形容一件酣畅淋漓、气象万千的书法作品,未辨文意之前先就被笔形墨态所打动,乃是书法欣赏之中常有的事。如果说书法绘画同属一源的话,那么书法与文学简直就是一枚钱币的两面了;笔砚之于文人,有如斧凿之于木匠,锄犁之于农夫,是劳作的工具;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思想托意于文辞,情感托迹于书法,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所谓“一言乃成其意,一字已见其心”,“心”“意”本不可得见,托文辞书迹而发露之。《书谱》称王右军“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复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意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书圣挥毫时的绝代风神,瞬间凝固于尺幅之内,难怪后人片纸诧为神迹,奉为典范了。古人法帖中,数量巨大的文稿尺牍题跋便笺在在证明:高超的书法技艺乃是行文过程中的自然流露。历史上书法大家同时又为文坛巨子者比比皆是,书学与文学相互砥砺,在一件书作之中创造出词、翰各臻其妙却又水乳交融的大美之境,因此萧娴先生说:“书学离开文学,就成了梁上君子”。这话当然是针对传统书风而言,而融入了大量抽象艺术手段,以创造形式感为第一诉求的现代书法则不在此例。
戴明贤先生就是一位兼事书印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及书法作品,我很读过一些。就总体面貌来说,两类作品单看均自成家数,并置则判然有别,彼此之间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我觉得可用“文气冲淡,书风峻烈”来描述这种风格上的差距。擅书法的文学家历来不少,古代不讲,近人如知堂的简淡枯涩,胡适的清逸流畅,林语堂的舒朗蕴藉,沈从文的隽雅空灵,与各自的文风正相仿佛,“书”与“文”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依附关系。相比之下,戴明贤先生是个特例,他的书法实践是其文学创作之外的另一个完全独立的存在,具备完整的书学体系、明晰的美学范式和个性强烈的笔墨形态,从“技、艺、道”三个层面看更近于一位职业书家的标准。他的书法创作得益于文学,却没有附属于文学,而是于文学之外别开一境,另成一格。但是,如果透过色相看血肉,他的书法与文学虽然意趣悬殊,却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两者相反相成、共融互济。他有一纸斗方,写的是“渐进自然”四字,这本是一句古人谈论音乐的话,在此却可以作为他的书作与文章在美学境界上的统领和依归。依我看来,先生的为人为文、治学从艺也无非是这四个字的综合体现。
形而上者谓之道,在书法领域中,“道”是对书法本体的某些根本性的观念和认识,以及建立在对书法本质理解基础之上的方法论和治学观。戴先生认为书法是艺术领域的“独行客”, 用一套人工制作的符号表现世界,在人类艺术之中只为中华民族所独有,没有同类;但有同血缘的姐妹艺术,即国画、戏曲——“它们同为汉民族对形式美极其敏感,善于将客观世界艺术化意象化抒情化的素质之结晶”,“提炼出一套相对独立于内

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