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黑龙江省雷电灾害特征分析(严 肃 黑龙江省防雷中心,哈尔滨, **********,150030)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2012 年的雷灾统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雷灾事故的特点,阐述了黑龙江省雷灾事故的时间分布、雷灾事故分类和雷灾事故的行业分布情况,提出了黑龙江省雷灾防范措施。 关键词:雷电;灾害;分析分会场:S11 0 引言 雷电是发生在地球大气中一种猛烈的放电现象, 古今中外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毁坏不计其数。因此,监测大气中雷电现象,认识大气中雷电活动的规律,深入分析雷电造成的灾害对预测雷电灾害和防雷减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1] 近十几年来,很多专业人士对雷电及其雷电灾害和雷电防护做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雷灾也不断衍生出新的特点,并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对雷电灾害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对于日后的防雷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5] 。 1 黑龙江省雷灾事故特点 雷暴日分布特点 黑龙江省处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沿,太平洋西岸,北临寒冷的西伯利亚,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雷暴频发且强度较大。全省年平均雷暴日区间为 -,省会哈尔滨雷暴日数最大,。 雷灾特点 黑龙江省由于雷电灾害所酿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及经济损失日益严重,其特点为:频发性高、突发性强、危害严重范围广,具有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据省气象局不完全统计,2012 年共发生雷灾事故19 起,直接经济损失93 万余元。根据2012 年雷电灾害数据统计结果可知:雷电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危害及损失主要来自于交通、通信、石化、电力等行业部门;二是雷电灾害发生地区多为城镇;三是雷电灾害发生的时间比较集中,5-9 %,由雷灾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也集中在这一时段。 2 雷灾事故情况分析 雷灾时间分布 2012 年黑龙江省各月份雷灾发生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2012 年黑龙江省雷灾次数统计图 从图1 中可以看出其雷灾主要集中在4-9 月份,主要是由于该期间为汛期,局地对流天气频繁,易产生雷暴天气。 雷灾事故分类 由图 2 中的雷灾事故分类可以看出, 事故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主要体现于电子电气设备的损坏,占雷电灾情的74%,大量的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为各行业创造了高速度、大容量的工作环境,但与此同时集成电路与以往的电子设备相比较,其耐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却大大降低了, 雷电感应产生的二次雷击使大量微电子设备受损十分严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问题亟待解决。 图2 雷击事故分类图 雷击事故行业分布情况 图3 2012 年雷灾事故行业分布图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雷灾事故多发行业有通信、电力、石化、金融。主要原因为上述行业站点分布广,高端电子设备使用广泛。大多数雷灾事件是由感应雷所引起的设备损坏。 雷灾引起的电气事故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加快,各种用电设备如家用电器、各种通讯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多,若发生雷电灾害,此类设备遭受雷击则会造成系统瘫痪。4月28 日2 时 30 分,黑河格球山农场出现了小范围强对流雷暴天气,气象站遭受
2012年黑龙江省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