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伴热管道规范.docx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蒸汽伴热管道规范
范围
本规范涵盖了管道、仪表和相关设备的蒸汽伴热设计和安装的一般要求。
与本规范、图纸或其它用于此工作的规范有偏差时, 应在工作前向授权技师提交书面申请以获得相关批准。
参考文献
在这方面相关的规范如下:
(1)X-MAPJ-S500-0018,管道检查验收施工规范
(2)X-MAPJ-S500-0011,绝缘规范
(3)GB50234-97,施工规范及工业金属管道的验收
基本概要
所有要求伴热的管线或其相关的设备和仪器,应有适用的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以及管线列表。
本规范适用 32℉以及更高时的“低环境设计温度”。
设计
蒸汽伴热管道设计时应布置有序,并考虑到热膨胀并且易于通向所有的法兰、阀门、
U型弯管、滤水器和
仪器。为对阀门、U型弯管或滤水进行测试或易于拆除,应提供阀门、法兰。
实际操作时,伴热应从管线的最高点开始终止于最低点。蒸汽供应连接应采取最近的车间蒸汽管集箱到管
线的最高点,且需有隔离阀。
当要求两个或更多的蒸汽伴热供应点时,集合管通常用于伴热供应及冷凝水回水。
实际操作时,蒸汽伴热供应集合管应能自排水到主蒸汽管。然而在操作及停工期间,如果布局允许将冷凝
U型
物收集到主蒸汽管,应在集合管的最低点安装排水阀,此时应在集合管为伴热系统最低点的地方安装
弯管,连续不断地排出冷凝物,从而形成集合管。
25%。
蒸汽供应连接以及集合管应位于允许短期运行的伴热管道。所有集合管的规格为附加伴热器的
从经济角度来说,节约能源应收集蒸汽伴热的冷凝水,并排入同蒸汽伴热有相同压力水平的冷凝水总管。
冷凝水管线及冷凝水收集总管应尺寸应合适,防止收集操作的两相流动产生过多的回压。
所有要求伴热的管线应提供独立的伴热器,或伴热器不得伸至不同体系或系统的其它管线。除了有调节阀
或其它类似连接外,所有伴热器应单独密封。
所有的调节阀、管线阀门、配件、仪表和相关设备等,应同连接的管道一样有蒸汽伴热。
管线保护的绝缘厚度以及类型应遵循工程隔热规范。
如果可以自由排水,伴热系统的流动与伴热管线的流动应为逆流。
表1为蒸汽伴热最大允许长度,当伴热管线超过了这个限度,伴热器分段,每段有独立的供应线及
U型弯
管。
表1蒸汽伴热最大允许长度
管道
设计压力
伴热管线
伴热管
伴热管
伴热长度最大值
数目
SL
8
1/2”-11/2”
12MM
1
40M
KG/CM2G
2”-4”
12MM
1
6”-10”
12MM
2
12”-18”
12MM
3
20”-32”
12MM
4
SLL
1/2”-11/2”
12MM
1
40M
KG/CM2G
2”-4”
12MM
1
SM
23
1/2”-2”
12MM
1
40M
KG/CM2G
21/2”-4”
12MM
2
5”
蒸汽伴热管道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