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郁证学说
郁证泛指结滞不得发越所致的病证。《黄帝内经》五郁之发与五郁之治的论述,奠定了郁证学说的理论基础。复经王冰阐释,引发后世医家的争论,从而使五郁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其中以元代王履、明代张介宾、孙一奎、赵献可、清代李用粹等人的论述颇有新义。元代朱震亨论郁,则以气、湿、热、痰、血、食立论,系统提出了六郁学说,可谓独树一帜。其后戴思恭、王纶等人又不断地从理论与临床实践上,大大丰富了丹溪的六郁学说。自宋代陈言明确提出:“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所生,”之后,情志致郁说大倡,附合者代不乏人。现代对郁证的研究,一方面是从临床上进行观察和探讨,另一方面是多学科结合进行研究,为郁证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五郁之说
1.《黄帝内经》论五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论述运气变化规律、胜复郁发的情况时谓:“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也”。说明五运之气,若被胜气抑郁太甚,就会发生复气,到了一定的时候即可发作。同时具体提出五郁所发疾病及五郁的治疗法则.
(1)五郁之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由于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因此复气的发作也不一样。气太过的发作急剧而病重,气不及的发作徐缓而病程长。具体情况如下:
土郁之发则湿气上腾,“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臏,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腑肿身重”。金郁之发当秋凉之季,燥气盛行,“故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水郁之发则阳气退避,阴气突然发动,当极寒盛行之令,“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木郁之发则风气盛行,“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火郁之发则炎火流行,暑热气至,“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面首四支膑愤胪胀,疡癘呕逆,瘛疚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依,善暴死”。
上述可见,五郁之发,是湿、燥、寒、风、火等不同的气候条件所引发的脏腑功能失调的病变。因为五郁之发均有先兆,所以注意观察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是防治疾病的关键。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总结的“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岁,五气不行,生化收藏,政无恒也”。
(2)五郁之治:五运郁极,必然导致偏胜偏衰的现象出现,从而变生多种疾患。因此“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总的原则是泻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根据气运的同异,来确定用药的多少及饮食的宜忌,还应注意按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酌情选用寒热温凉的药物,否则就会生病。其特别强调因时制宜。
至于五郁之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此达、发、夺、泄、折之用,以去其郁也,郁去则气自调。对于郁极为病者,当用相制的药物泻之,以折其太过之势,这是治郁的关键。
《黄帝内经》论五郁必然引起后世医家的重视,他们各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发挥,大大丰富了《黄帝内经》的学说。
(1)五郁之发的解说:《黄帝内经》论五郁之发,历代解说者不乏其人,惟张介宾的解释最得《黄帝内经》之旨。例如:土郁之发,多在湿土当令,其病为湿滞,土应脾胃,主肌肉四肢,其伤在胸腹。因湿在上中二焦,故见心腹胀。湿在下焦,为数后下利。心为湿乘,而见心痛。肝为湿侮,证见胁臏。湿气伤肉,则见跗肿身重。呕吐霍乱,饮发注下,均为土发湿邪之证。金郁之发,多在燥金当令,其病为敛、为闭、为燥、为塞,金应肺与大肠,主皮毛声息,其伤在气分。咳逆嗌干,为肺病而燥之征。金气胜则伤肝,故见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而不可反侧。金主肃杀,故面色尘而恶。水郁之发,多在寒水当令,其病为寒、为水,“水之本在肾,水之标在肺,其伤在阳分,其反克在脾胃”。寒化大行,则阳气避,阴气暴举,火畏水故心痛。寒伤肾则腰椎痛。寒盛则气血凝滞,筋脉拘急,故关节不利,屈伸不便。阴气盛而阳气不行,故厥逆痞坚腹满。木郁之发,多在风木当令,其病为风,木应肝胆,其经在胁肋,主筋爪,其伤在脾胃、在血分。厥阴之脉,挟胃贯膈,故病胃脘当心而痛,鬲咽不通,食饮不下。肝经连目系、上会于巅,故见耳鸣眩转,目不识人等证。上支两胁,为肝气自逆。风木盛而伤胃气,故令人善暴僵仆。火郁之发,多在炎暑之令,其病为阳为热,火应心主、小肠、三焦,主脉络,其伤在阴分。壮火食气,故病少气。火能腐物,故见疮痈。阳邪有余,则见臏塞愤闷,胪腔胀满,疡痹疮毒等患。火气上冲,故为
第十三章郁证学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