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庄的诗词《月赋》赏析.doc第2页 /总页数 4 页
谢庄的诗词《月赋》赏析
《月赋》这篇文章,在以“月”为题的文学作品中,应是翘楚之作。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谢庄的名著,欢迎阅读!
《月赋》
南北朝谢庄
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赏析】
文章写曹植因思念初丧的应玚、刘桢两位文友,于月夜宴请王粲作赋。王粲在赋中极写月亮的变幻,预示人事的顺逆。篇末穿插的两首歌,一咏明月,一咏落月,其中“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两句传唱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这是对月唱歌的内容。“美人迈兮音尘阙”是令人伤感的事实,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愫,该是多么悲哀之事。好在,天上有一轮明月,它照见时间所有的人,人们抬头望月时,似乎彼此之间都可以通过明月传递相思之情。虽然与美人无法相见,却也能通过月亮得到一丝的慰藉,心里本该满足了吧。可是,回过神来才发现,空间距离终究是无法超越的,月亮带给人希望,同时也给人增添了惆怅。这种因“月”而引发对家乡、对情人的相思,或通过月亮传达对亲人的祝愿,可说是千古不变的母题。张九龄的名篇《望月怀远》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均可看作是脱胎于此,并都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句。
第2页 /总页数 4 页
扩展阅读:谢庄简介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的族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
谢庄的诗词《月赋》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