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忠言不逆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一句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有一定道理。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良药现在不苦口了,因为加上了一层糖衣。同样,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如果言者讲究艺术,把忠言说得顺耳些,听者就不易反感,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人的情绪,左右着能否接受批评的心理。尽管是忠言,但在讲的时候还得考虑到对方的情绪状态,采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批评方式,或直截了当,推心置腹;或耐心细致,摆事实讲道理;或仅给暗示,无言胜有声;或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视各人不同情况,进行“对号入座”,切忌千篇一律的大道理。这样,才能使忠言不逆耳。被批评者如果一时难以接受,可取转移注意的方法,转忧为乐,化怒为喜,寓理于笑谈之中,使之触类旁通,自己顿悟,接受批评。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各种说话的方法和技巧,以达到“劝善归过”的目的。一句平常的话,倘若加上对对方的尊重,委婉措辞,掌握分寸,就会成为既顺耳又优美的忠言。
许多时候,我们劝阻对方,除了避免即将出现的损失和破坏外,还希望能够加深两个人之间的友情。所以,当我们决定给他人进“忠言”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对方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针对对方当时的心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才会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让忠言不逆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