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教学反思
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谭苏琼
(一)教学设计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城乡差距的表现,原因和影响,因此本节课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差距;了解城乡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了解城乡差距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究、交流让学生在了解城乡差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缩小城乡差距的方式与途径,做到为城乡直通献计献策。
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新时期的价值观念,培养热爱城市和农村的情感,努力学习,为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奋斗,为实现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采用高效学习小组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后总结相关问题的答案,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开头用一段恩施地区的美景作为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结尾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用一首《和谐中国》让学生体会到城乡人民应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中第一个探究环节是了解城乡差距的表现,这个环节虽然是重点,但难度很小,所以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效果符合我的预想,学生用大约3分钟的时间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我想原因有二:一是知识本身难度很小,二是课前准备充分,预习到位,不拘泥于教材!
第二个探究环节是探讨城乡差距的原因,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安排了两位同学进行讲解,互相补充,让答案更加完善。实际教学中效果非常好,代表发言切合自身实际,举例自己老家和新家,浅显易懂!但是,都没有剖析到根本原因,说明现在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所以对国家的发展历史和国情了解甚少,需要加强时事政治扩充知识面!
第三个环节是探讨城乡差距的影响,是重点,但不难,徐盛一
谭苏琼 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