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什么叫高跟鞋: 高跟鞋是指鞋跟特别高的鞋, 会使穿此鞋的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来得高。高跟鞋有许多种不同的款式, 尤其是在鞋跟的变化上更是非常多, 如细跟、粗跟、楔型跟、钉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高跟鞋除了增加高度, 更重要的因素是可以增进诱惑力。高跟鞋使女人步幅减小, 因为重心后移, 腿部就相应挺直, 并造成臀部收缩、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袅娜与韵致应运而生。历史 14 世纪: 最早的高跟鞋可追溯到中国明朝时期, 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 4 厘米至 5 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 制作十分讲究。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翘凤头高底鞋, 鞋长 12 厘米, 高底长 7 厘米,宽5 厘米,高 厘米。大多认为高跟鞋源于西方,中国的高跟鞋早于西方 100 年之久。 15 世纪: 法国宫廷服装师发明了高跟鞋。自那以后,鞋跟的高矮宽窄虽不时有变, 但对高跟鞋的狂热却历久不衰。因为“鞋子与女人一同分享经历, 不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 无论身材肥胖或纤瘦, 鞋子永远跟你在一起。” 16 世纪:其实,在西方高跟鞋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直到 16 世纪末高跟鞋才成为贵族的时尚玩意。据说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来更高大、更威武、更具自信和更具权威, 于是就让鞋匠为他的鞋装上 4 吋高的鞋跟, 并把跟部漆成红色以示其尊贵身份。 17 世纪:高跟鞋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这时的高跟鞋有 3 寸高, 鞋身相当细长, 鞋跟与鞋底连成一体, 若你有机会走到 17 世纪的街上,你会发现街上所有行人都穿著相同款式的鞋子,因为当时的造鞋技巧只能造出一款高跟鞋的样式。 18 世纪:由 17 世纪末开始, 人们开始尝试制造纤细的鞋跟, 可惜支撑力不足,唯有加宽鞋跟的顶部以连接鞋底,到了 18 世纪后期高跟鞋的高度渐渐回落,取而代之是加上丝带及蝴蝶结的鞋子。护理 1. 高跟鞋引起腰痛怎么办? 1)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坐姿“正襟危坐”是古人提倡的保健坐姿, 可使腰骶部韧带、肌肉等不受到过度的牵拉,使腰椎乃至整个脊柱保持正直。坐椅子工作时, 应将椅子拉向桌缘,在“正襟危坐”的基础上, 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 这样可以降低腰椎间盘的内压, 腰背、腰骶部的肌肉不至于太疲劳,可防腰痛。 2.) 体柔韧性锻炼身体柔韧性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过度的僵硬,做一些运动的时候很容易让腰部受损。可以经常适度的做一些增强身体柔韧性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之类的运动。 3. )腰部运动身体站直,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左手叉腰(拇指向后,四指朝前) ,向外、向上举起右臀,用腰部力量来带动身体左侧弯。然后, 恢复起始位置, 重复此动作 5次; 换右手叉腰,左臂上举,右侧弯。重复 5 次。 2. 减缓足部疲劳的方法 1) 自助按摩理疗舒筋活血 2) 做跟腱牵拉舒缓保健操: 坐在椅子上, 双腿分开, 脚平放地面, 脚跟提起至极限五秒钟, 然后还原至脚尖翘起来五秒钟, 感觉到跟腱循序渐进地被拉伸重复做 10 次。 3) 适当的室外活动是缓解疲劳、促进足踝机能恢复最有效的办法。 3. 减缓腿部疲劳的方法腿部运动:端坐在椅子上,挺胸、抬头、向后收肩,背部紧靠椅背, 双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双脚放于地面,屈膝成 90° ;双手手掌按住椅面后, 深深吸气的同时,慢慢向前伸直腿部,并压平脚板,维持此动作 5 秒钟后, 让足部与腿部呈 90°, 维持此动作也是 5 秒钟; 然后恢复原位,同时吐气。稍作休息,如法重复。 6~8 次为一组, 每天做数次。除此之外, 每天在睡觉前用温水泡脚也能有效的缓解高跟鞋对脚部带来的劳损。必要时后可以选购一些护脚乳常穿高跟鞋的脚部保养: . ①每天晚上应用温水浸泡法及时治疗,方法是不断将盆中加入热水, 使水温一直处在略烫的状态,浸泡 20 分至 30 分钟后,将双脚拭干, 用修脚专用工具剃除老茧或水泡经浸泡后形成死皮, 然后涂上护足霜按摩 5 分钟。‘②经常自己按摩足部的健康穴位,不仅利于双足双腿的血液循环,对身体其它部位的健康也大有益处。③每天做腿足保健操: 第一节: 坐在椅子上, 让双足一起抬起, 保持尽量长的时间再一起轻轻放下,有利于锻炼小腿及踝关节的柔韧性。第二节: 脱鞋坐在椅子上, 让双足一起抬起, 离地面半米时绷紧脚面, 然后两脚一起先用脚尖顺时针画圈, 再逆时针画圈。有利于锻炼小腿及踝关节的灵活性。第三节: 站直身体, 一腿直立支撑地面, 一腿微弯, 脚尖着地, 慢慢将脚跟落地, 反复做 10次, 再换另一只脚做 l0次, 有利于锻炼足弓。第四节:站直身体,一腿直立支撑地面,一只腿微弯,脚尖着地,脚踝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来回转动, 反复做 10次
高跟鞋的科普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