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知识总结点总结.docx第六篇 神经系统
第一章 总论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元 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构成
反射弧 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 (感觉 )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经元胞体和树突 轴突
中枢 NS 灰质、 白质
(运动 )神经→效应器
皮质、 髓质
神经核 神经纤维束
周围 NS 神经节 神经
脊髓位置 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约平第 1 腰椎体下缘。
脊髓节段 :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椎骨的椎体
第 1—第 4颈节 第1—第 4颈椎 (一对一)
第 5 颈节—第 4胸节 第 4 颈椎—第 3 胸椎(高一)
第 5—第 8 胸节 第 3—第 6 胸椎 (高二)
第 9—第 12 胸节 第 6—第 9 胸椎 (高三)
第 1—第 5 腰节 第 10—第 12 胸椎
全部骶节和尾节 第 12 胸椎和第 1 腰椎
后角固有核: 接受脊神经后根的纤维,与皮肤痛、温、触觉的传导有关。
中间外侧核: 位于前、后角之间。在胸 1~腰 3 节段处形成侧角。
脊髓丘脑束 1)脊髓丘脑侧束 位置:外侧索的前部。起始:主要起于对侧脊髓后角固有核。终止:背侧丘
脑。功能:传导痛、温觉的冲动 2)脊髓丘脑前束 位置:脊髓前索内。起始:大部分起于对侧后角固有核,
少部分起于同侧后角固有核。终止:背侧丘脑。功能: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束 1)皮质脊髓侧束 位置:外侧索后部 ; 起始:对侧大脑皮质 终止: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 2)皮质脊髓前束 位置:前索的前正中裂两侧 ; 起始:大脑皮质。终止:大部分
止于对侧的、少部分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
脑干
脑干 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 3 部分组成。延髓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中脑向上与间脑和端脑相
续,延髓和脑桥腹侧附于颅后窝的斜坡上,脑干背面与小脑相连
脑干外形
脑干的腹侧面 延髓与脑桥借延髓脑桥沟为界,脑桥与中脑借脑桥上缘为界。主要结构:锥体、锥体交叉、
橄榄、脑桥基底沟、小脑中脚 (脑桥臂 )、脑桥小脑三角、大脑脚、脚间窝。
脑干的背侧 延髓与脑桥借髓纹为界,脑桥与中脑借下丘下缘为界。
主要结构: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小脑中脚、小脑上脚、菱形窝、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
角、前庭区、面丘、内侧隆起、上丘、下丘、上丘臂、下丘臂
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 ① 前外侧沟内有舌下神经 ②橄榄后沟自下至上有副神经、 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 ③延
髓脑桥沟内自外向内有位听神经、面神经、展神经 ④穿脑桥臂的是三叉神经 ⑤穿脚间窝的是动眼神经 ⑥
穿下丘下缘的是滑车神经
第四脑室 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其顶朝向小脑,呈帐篷形,由前、后髓帆和脉络丛组成;
底为菱形窝;侧壁由小脑的 3 个脚组成。
第四脑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并
中枢神经系统知识总结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