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
By :Aldo Leopold
1
2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基本信息
作 者:(美) 利奥波德 著,舒新 译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 版 时 间:2015-1-1
I S B N:9787564097189
5
作者简介
《沙乡年鉴》(Aldo Leopold,1887-1984)被称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务官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在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与荒野保育运动中都有着相当的影响。
他的自然写作以朴素直接而闻名,其中《沙乡年鉴》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经”,是其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6
《沙乡年鉴》是现代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基石,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相媲美,并誉为自然文学典范生态文学的圣经,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生态文学最重要的经典作品。
并且,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里,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来描写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在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宁静与快乐,而且这些快乐极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这种快乐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
7
内容介绍
沙乡年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沙乡的年鉴”,是利奥波德对木屋经历的追述,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时间流逝为顺序,描写了自己在沙地农场上的观察与体会,用优美的笔触和细腻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绚丽多彩而被我们忽视的事物,这是一个“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的过程。
8
第二部分是“素写—这儿和那儿”,所涉及到的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威斯康星、爱荷华、新墨西哥……几乎游历北美大陆,有观察有历险,也有痛苦和教训。讲述了一些给作者思想以启迪的生命中的小插曲,通常表现为他与往昔同行们的意见龃龉。
这一类插曲如今已遍布于北美大陆之上,为标着集体主义标签(亦即自然资源保护主义)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9
第三部分,“结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分别从美学、逻辑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和一些不同意见者的观点,同时寻求其中提及的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告诉同行们如何回到过去以实现认识上的统一,是作者生态观念的思想结晶。
10
《沙乡年鉴》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