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概述 项目背景根据《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7 — 2010 年) 精神, 洛阳市中心城区在调整完善的基础上,配合洛浦公园的建设,以洛河为轴线, 重点发展洛河两岸, 洛河南岸侧重行政、金融、商贸、大学城为内涵的建设,洛河北岸侧重以文化娱乐为内涵的建设,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 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味,努力实现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目前在洛阳市区段跨越洛河的公路桥梁有七座,分别为西苑桥(原名魏屯桥) 、王城大桥、牡丹桥、洛阳桥、李楼特大桥、西南环高速跨洛河桥、二广高速跨洛河桥等, 在建的有瀛州路特大桥。随着洛阳新区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根据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洛阳市路网规划, 为进一步密切新区与洛北建成区的联系, 构建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工建设跨越洛河的孙辛路大桥已成为当务之急, 同时对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带动作用、促进洛阳市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拟建的洛阳市洛河孙辛大桥左端与滨河大道相交, 右端与快速路相交,大桥与洛河河道成 90° 夹角。桥址处洛河河面宽约 560m ,两岸相接的孙辛路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 80km/h 。 2 孙辛大桥全长 1256m, 全桥结构布置分为两大部分,即由主桥和两岸引桥组成。洛阳市孙辛大桥及接线工程的施工图由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为了评价洛阳市孙辛大桥的兴建对洛河河道行洪造成的影响,受业主的委托,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编制“洛阳市洛河孙辛大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评价依据( 1) 《防洪标准》( GB50201 - 94); ( 2) 《洛阳市洛阳新区防洪规划报告》(洛阳水利勘测设计院); ( 3)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JTJ062 - 91); ( 4)《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 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 - 2004 ); ( 6) 《桥位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 ); ( 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C - B01 - 2003 )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本报告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参考洛阳市洛河孙辛大桥平面图、孙辛大桥桥型布置图等基本资料编制。经分析, 桥址处洪水以宜阳站计算的结果为主, 既由宜阳水文站洪峰流量按面积比拟法计算的桥址处 300 年一遇洪峰流量 10200 m 3 /s。桥址处 100 年一遇洪峰流量根据洛阳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洛 3 阳市洛阳新区防洪规划报告》, 10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7530m 3 /s。桥址处现状堤防防洪标准不足 20 年一遇,本次现状防洪标准按 20 年一遇分析。根据《洛阳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确定 20 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 5400m 3 /s。依据《洛阳市洛阳新区防洪规划报告》,洛阳市洛河孙辛大桥工程桥址处 100 年一遇洪水位为 , 本次依据桥址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河道断面及河道水面比降, 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对 300 年一遇洪水水位、规划标准 100 年一遇洪水水位及现状标准 20 年一遇洪水水位进行了计算复核。洛阳市孙辛大桥防洪标准按 300 年一遇设计, 桥址处大堤规划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 现状大堤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本次分别对三种情况进行了冲刷复核。根据有关水文资料, 本次评价进行了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等,从而对大桥运行期和施工期行洪安全、现有防洪工程、防汛抢险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4 2 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概况拟建的洛阳市孙辛大桥是规划的跨洛河连接洛阳市南北新老城区的九座大桥之一, 大桥两岸与规划的孙辛路相接, 大桥与洛河河道成 90 度夹角。孙辛大桥桥长 1256m, 全桥结构分为两大部分, 即由主桥和两岸引桥组成。(1 )主桥主桥按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美化构造进行设置,跨径布置为( 5× 36) m+(4 × 36+6+4 × 36) m+ (6× 36) m+(22+4 × 36+22)m ,主桥中跨桥长 878m ,桥面宽度为(人行道 2× + 非机动车道 2× 6m+ 机动车道 17m ) 34m 。上部结构采用最大跨径 36m 的单箱双室连续梁结构,上下行分离, 上下行桥设剪力铰, 桥面为整体式。单幅梁宽 , 墩顶梁高 ,跨中梁高 。箱梁为斜腹板,翼缘板宽 ,顶底板厚度 。在墩顶,考虑横向抗剪抗弯,设置了部分预应力。主桥跨河部分 56
孙辛桥防洪评价报告审查后修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