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与镇痛药
第一页,共48页
一、疼痛的含义与分类
定义:
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
疼痛:痛感觉
痛反应:运动反应
情绪反应
第二页,共48页
疼痛的分类
按痛觉冲动的发生部位分:
躯体痛: 急性痛
慢性痛
内脏痛
神经性痛
第三页,共48页
疼痛的两方面的意义:
是机体受到不良刺激或损害的信号和反应, 使机体免受伤害。
但可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
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对诊断未明的疼痛不宜先用药物止痛,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
第四页,共48页
二、常用的镇痛药
中枢性镇痛药:
吗啡、可待因、度冷丁等
解热、镇痛、抗炎: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保泰松、
吲哚美辛等
第五页,共48页
(一)中枢性镇痛药:
概念: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痛觉,对其它感觉无影响,意识保持清醒的药物。
本类药物属麻醉性镇痛药。
特点:镇痛作用强大;反复应用易成瘾。
第六页,共48页
中枢性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麻醉药品。
一、阿片类镇痛药的分类
阿片生物碱:吗啡、可待因
半合成阿片类:纳布啡,丁丙诺啡,
二氢埃托啡
第七页,共48页
合成阿片类:
吗啡拮抗药:烯丙吗啡,纳洛酮,纳屈酮
哌替啶(杜冷丁),美沙酮、芬太尼、
颅痛定
第八页,共48页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吸收,有首过效应,皮下注射可吸收。 分布:广泛,少量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而发挥作用。 代谢:大部分在肝,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成为去甲吗啡 排泄:肾,少量乳汁排泄。 注意:可透过胎盘屏障,胎儿血脑屏障功能较差,又能经乳 汁分泌,故应用时应注意。
吗啡
第九页,共48页
镇痛药
第十页,共48页
疼痛与镇痛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