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花的勇气》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找准切入点 灵动课堂
——“文本与习作有效切入点”教学案例及反思
皖阜阳市颍东区河东办中心校育新小学 王丽丽
(邮编:236000;邮箱:******@)
【案例背景】
新课标提倡“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总目标”中也提出了“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便依此为根去设计教案。在不断地实践中,我发现:如果我们的老师依托文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思考,将文本中的语言“学得”巧妙地转化为孩子作文训练的“习得”,更深层地寻觅,找到文本无处不在的强有力的语言根系,并以此拓展我们的写话空间,孩子的笔下就会流出绿荫荫的语言之水,滋润自己的写话叶脉。
在教学人教版课标本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20*课《花的勇气》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说话写话训练:请同学们联系前面所学的课文和生活实际,想想还有哪些平凡的事物或人物让你也产生“怦然一震”的感受?把本文的中心句(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合理地迁移运用上。
【案例描述】
课件出示: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师:聪明的你告诉我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1:总结全文。
生2: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师:是呀,它是本文的中心句,一起读。
生:齐读。
师:范读,把你的感悟融到朗读中去。
生:再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还想再听一遍,齐!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联系前面所学的课文和生活实际,想想还有哪些平凡的事物或人物让你也产生“怦然一震”的感受?把本文的中心句合理地迁移运用上。(课件出示配乐、文字及图片:张海迪、霍金、在风雪中怒放的梅花、山崖中生存的野草……)也可以结合着屏幕上的画面和文字去想。
优秀生1:霍金在患重病的时候,还继续研究科学任务,还行遍世界名地,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人类交流,了解了这些,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什么,是——勇气!
师: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她!
(同学们热烈地鼓掌)
师:她在霍金故事的后面加上了“了解了这些”就很自然地与本文的中心句相联接,我们还可以用……
生:“看到了这些”,“读到了这些”,“听到了这些”。
优秀生2:在冬天的时候,我冻得瑟瑟发抖,把手插进袖洞里,缩着脖子,这时我看到了外面怒放的梅花,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
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师:他能把自己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与冰雪中怒放的梅花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表现出梅花的勇气来,真棒!
优秀生3:杏林子在12岁就患了类风湿病,一生只能保持一种姿式,可是她还能靠顽强的毅力写出了好多作品,看到这些,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什么,是——勇气!
师:宫肃羽讲的是19课《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的作者,那文中生长在砖缝中的小瓜苗和飞蛾求生有没有让谁心头怦然一震?
(很多同学举起了小手)
学困生1:夜晚,我在灯下写作业,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

《花的勇气》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1-10-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