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青阳县蓉城镇第一小学 杨爱莲)
教材简析:
《小儿垂钓》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描写儿童情趣的诗歌。写了一个乡村儿童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招手,害怕惊动鱼儿不敢大声答话。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一个天真可爱的垂钓小儿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稚、侧”,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设计理念: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了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发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吟诵、演一演、感悟诗,并大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设计思路:
从学生平时诵读的古诗入手,引入描写儿童的古诗,进而导入本课的学习。了解作者,让学生对作者产生敬佩之情。
读中感悟。初读感知、再读识字、细读品趣、吟诗悟情。通过层层的读,让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使诗意、诗情渐渐走近学生。
演一演。再现诗中情境,不但检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而且锻炼学生的表演才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释题导入。
1、出示冰心的一段话,齐读。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古诗,相信你们课外也读过不少古诗。谁会背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儿垂钓》。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钓”字里面有个点。
3、释题。
“小儿”指什么?“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4、看多媒体课件,作者简介。
同学们,学古诗之前,我们要先来认识一下诗的作者。他的名字叫“胡令能”。谁来读读读这段文字?(出示有关胡另能介绍)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呢?
一位手工匠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古诗,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再来读读他的名字。
过渡: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钓鱼入手,引入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有话可说,兴趣盎然。]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出示古诗)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齐读。
三、再读古诗,自主识字。
1、结合插图:猜猜古诗可能讲些什么?
2、分组交流。
3、画出生字,小组自学生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4、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齐读)
4、去拼音读。
5、“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谁来说说应该怎样记住它们?
6、扫除了生字障碍以后,相信大家能把古诗读得更加流利。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
(出示:标上分隔号的整首诗内容)谁愿意再来读读看?齐读。
[
20 古诗两首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