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实验报告名称: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课程名称: 实验心理学学号: 姓名: 年级: 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学 2 姓名合作者时间指导教师成绩实验名称: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摘要: 本实验采用平均差误法, 使用视觉长度估计测量器, 选用三名被试,定 10cm 为标准刺激,对长度的差别阈限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测量。引言平均差误法(或称均误法, method of average error )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 是最基本的心理物理方法之一,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基本方法。这个方法有 3 个特点: 1 、在测定差别阈限时所呈现的变异刺激,如光线的明暗、声音的强弱高低、线条的长短等,是连续变化的。 2 、平均差误法的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的量的变化。 3、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 其物理强度之差的平均数( 即平均差误, 用符号 AE 表示)就是所求的阈限值。 4 、实验目的:掌握平均差误法的基本含义与测验程序;学均差误法测量长度的差别阈限。方法 1 、被试: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 5 名, 平均年龄 20 岁,全是女生,均身体健康,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 、实验过程:长度估计测量器分左右两半,两半分别由一个活动的套子盖住。主试可移动任一个套子,使该套子离开当中色标的中线 10 厘米,作为标准刺激长度。又要被试用同法使另一半的套子离开中线作内外活动, 以求与左或右的标准刺激等长为止。这个后边变动的刺激, 叫变异刺激。被试借助于移动套子调节变异刺激, 直到他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为止。主试对照背面标尺长度,记下被试调好的长度。 3 、开始实验: ①主试移动在被试左边(或右边)的套子, 使该套子离开当中色标的中线 10 厘米,作为标准刺激长度。②要求被试先把在右边( 或左边) 的套子向外移动, 要求移动的长度与标准长度一致。③重复以上实验,按照被试的右外、右内、左内、左外、左外、左内、右内、右外的顺序做 5 遍,然后记录数据。共做 40 次,每做完 8 次休息 1 分钟。 3 4、注意: 在实验过程中, 主试不要告诉被试所调整出来的变异刺激是否与标准刺激相同,也不要作任何有关的暗示。 5 、实验结果及处理: ①分别计算五个被试长度估计的平均误差( AE )。 AE=( ∑︱X 0 -S 0︱)÷N X 0: 每次测定所得数据; S 0: 标准刺激长度; N: 测定的总次数。②检验五个被试的平均差误有无显著性差别。结果被试一:由附录表一得出统计数据测定的总次数 N=40 左右内外左边 n=20 右边 n=20 向内 n=20 向外 n=20 平均数 X 标准差 S AE=( ∑︱ X0-S0 ︱)÷ N= 左右、内外呈现方式是否有差异,用双样本 t 检验 1、左右其中,左边的平均数为 X1= 右边的平均数为 X2= 左边的标准差为 S1= 右边的标准差为 S2= 测定左边总体数= 测定右边总体数=n=20 统计量 t=( X1-X2 ) ÷√[( S12 +S2 2)÷ n] 所以, t=- 0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