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退火、谇火及回火,渗碳、氮化及氰化等。
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按工艺温度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完全退火、低温退火和正火处理。
完全退火 是把钢材加热到 Ac3 (此时铁素体开始溶解到奥氏体中, 指铁碳合金平衡图中 Ac3,即临界温度)以上 2030℃ , 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温缓冷到
400500(,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完全退火适用于含碳量小于 %的铸造、锻造和焊接件。 目的是为了通过相变发
生重结晶, 使晶粒细化, 减少或消除组织的不均匀性, 适当降低硬度, 改善切削加工性,
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消除内应力。
② 低温退火 是一种消除内应力的退火方法。对钢材进行低温退火时 .
先以缓慢速度加热升温至 500600 匸,然后经充分的保温后缓慢降温冷却。
低温退火(消除内应力退火)主要适用于铸件和焊接件,是为了消除零件铸
造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以防止零件在使用工作中变形。 采用这种退火方法, 钢
材的结晶组织不发生变化。
③ 正火 是退火处理中的一种变态,它与完全退火不同之处在于零件的
冷却是在静止的空气中, 而不是随炉缓慢降温冷却。 正火处理后的晶粒比完全退火更细,增加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减少内应力,改善低碳钢的切削性能。
正火处理主要适合那些无需调质和淬火处理的一般零件和不能进行淬火和调
质处理的大型结构零件。正火时钢的加热温度为 753900°C。
淬火及回火处理
淬火可分整体淬火和表面淬火,淬火后的钢一般都要进行回火。回火是为了
消除或降低淬火钢的残余应力,
以使淬火后的钢内纟且织趋于稳定。
钢材淬火后为了得
到不同的硬度,回火温度可采用几种温度段。
①
淬火后低温回火
目的是为了降低钢中残余应力和脆性、而保持钢淬
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硬度在
HRC5864 范围内。适合于各种工具、渗碳零件和滚动
轴承。回火温度为
150250 匸。
②
淬火后中温回火
目的是为了保持钢材有一定的韧性、在此基础上提
高其弹性和屈服极限。适合于各种弹簧、锻模及耐冲击工具等。回火温度为
350500" ,
淬火后回火得到的钢材硬度为
HRC 3545。
③
淬火后高温回火
这种回火温度处理通常称之为调质处理。回火温度
为 500650℃ ,材料的硬度为 HRC2535。
调质处理广泛应用在齿轮与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中,以使零件在塑性、韧性和强度方面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表面淬火是使零件的表面有较髙的硬度和耐磨性,而零件的内部(心部)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如承受动载荷及摩擦条件下工作的齿轮、凸轮轴、曲轴颈等,均应
进行表面淬火处理。
表面淬火用钢材的含碳量应大于 35%,如 45、40Cr、40Mn2 等钢材,都比较适合表面淬火。表面谇火的方法可分为表面火焰淬火和表面髙频淬火。
a. 表面火焰淬火是用高温的氧 -乙块火焰,把零件表面加热到 Ac3 线以上
温度,然后用水喷射到髙温零件表面, 则得到较髙的零件表面硬度。 这种方法主要
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几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