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绷带固定健康指导
一、定义:石膏绷带即将熟石膏粉与浆性纱布制成石膏绷带,在温水 浸泡后,利用石膏 遇水后重新结晶而硬化的特性,包绕在需要固定的肢体上。
二、石膏固定的作用:
1、维持骨折整复后及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或保持患肢的特殊位 置。
2、手术修复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后的固定。
3、在患肢行局部牵引时的辅助治疗。
4、肢体严重创伤时的固定。
5、骨及关节急、慢性炎症及肢体软组织急性炎症时的局部制动。
6、畸形的预防矫正术后的固定。
三、石膏的类型:
(1)石膏托:将石膏绷带做成8-10层的条状,敷于肢体的一侧,再用纱布绷带包 扎使之固定成形。
(2) 石膏管型:以石膏为基础,再用石膏绷带环形缠绕呈管状。
四、健康知识:
1、饮食:
(1)增加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例如蔬菜,水果等),防止因活动减少而引起便 秘。
(2)少食易产气食物,避免腹胀。
2、石膏固定后应注意:
1)如肢体肿胀,患肢远端出现皮肤温度降低,颜色青紫,感觉麻
木等状况,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石膏外固定后在未变硬定形前不宜改变体位,防止石膏折断而失去固定作用。
(3)石膏固定后应注意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患肢水 肿。
(4)石膏固定后要定时翻身,防止形成褥疮,翻身时搬动要缓慢、协调。防止石膏折 断。
(5)石膏干后要保持其清洁,避免被尿液,粪便污染。
(6)石膏外固定后任应根据骨折部位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损伤组织的恢复或 骨折的愈合。
(7)肿胀消退致使石膏松动,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石膏。
(8)拆除石膏后,患者可能产生一种变轻的感觉,活动时可有一些新的不适和疼痛, 此时患者不要害怕活动,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牵引术健康指导
一、定义:牵引是牵拉的意思。是利用适当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 的目的。
二、目的: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
三、牵引的种类:
1、短时牵引:短时间的手力牵引
2、持续牵引:包括皮牵引、骨牵引、兜带牵引
四、健康知识:
1、饮食: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多吃粗纤维素食物,以预防便秘和泌尿系感 染。
2、体位:头部牵引太高床头,下肢牵引抬高床尾,以保持牵引力和体重的平衡。
3、护理方法指导:
(1)牵引前清洁牵引部位皮肤。
(2)不能随意增减牵引重量,若牵引重量太大可引起过度牵引,使骨折端发生分离移 位;牵引力太小,则不能达到复位和固定目的,而致骨折畸形愈合。
(3)不能在牵引装置上盖物、缩短或加长牵引绳至牵引装置的硅码 倚床或落地,以免 引起牵引重量相对减小,影响牵引效果,因保持牵引祛码悬空和不靠床缘。
(4)在冬季暴露肢体可穿厚袜套或棉腿套保护,以防冻伤。
4、并发症的预防:
(1)牵引后若肢体出现麻木、指端颜色苍白或发紫、感觉迟钝、不能运动等血运障碍 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患者应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如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 动等,教会家属掌握肌肉按摩及被动活动关节的方法,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力和美 节耳朵正常活动度。
3)预防坠积性肺炎:老年人应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背部、用拉手练习 坐起等,以扩大肺活量,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从而预防肺部感染。
(4)预防压疮:可采取下列办法:
a在骨突处特别是船尾部定时(每2-3小时)按摩,病情允许下 翻身,并温水擦 浴2次/日,以促进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
b保持床单位整洁、无碎屑、以防磨破皮肤。
C下肢牵引时,在牵引架与大腿根部处垫好棉垫以保护皮肤免受损害。
(5)行皮肤牵引者应注意:
a若牵引肢体出现局部疼痛,可能与压迫太紧有关,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调整松紧 度。
b皮肤对牵引材料过敏出现水泡时,勿自行刺破,应告诉医护人员外涂消毒剂等处 理,以免感染。
C行骨牵引时要预防针眼感染: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可自行去除针眼周围皮 痂,以免保护层除去而引起的感染。
d若因体位不当或牵引钢针位置不适宜,或患儿活动度太大导致钢针松动而偏斜
者,不可自行调整牵引针位置,而应告诉医护人员处 理。
(6)皮牵引撤除后清洁皮肤;骨牵引拆除后,针眼处任需保持清洁干燥,预防伤口感 染。
外固定支架健康指导一、定义:外固定支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针或钉钻入后在皮外将其固 定在外固定架上。
二、作用:通过最小的局部固定和尽可能短的制动时间,营造一种有 利于骨骼及其他组
织和器官修复的环境和条件,能保持骨折端的良好 对位,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三、外固定架优点: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便于术后伤口的换药。
四、健康知识:
1、饮食:进高蛋白、高
健康宣教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