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
2
3
4
码、卡片有效期、个人标识码等,但是在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却明显薄弱于银行监管体系,存在极大的客户信息暴露隐患。有部分企业或个人还蓄意出售客户个人信息,以牟取暴利。新闻媒体也曾报道过支付宝等知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信息泄露事件,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支付机构系统安全性的信任危机。互联网金融的服务面广,所涉及的人群众多。这样一来互联网金融所引起的信息泄漏问题很容易演化成社会性普遍问题。与互联网金融关联的产业很多,这样的信息泄漏问题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是那样,以互联网金融为开端,逐渐蔓延到其他行业中去的社会动乱将有可能发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危害面极其广泛,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其次,在很多情况下,客户信息的泄漏只是一个开始。不法份子通过顾客的信息进行诈骗的情况也非常之多。钓鱼式欺诈是众多诈骗手法的主流,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据有关机构报道,2009年钓鱼式诈骗约400多起,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了2000多起。没有被记录在案,由信息泄漏而引起的钓鱼式诈骗更是不计其数。例如,今年5月至7月中旬,建行短信诈骗案就让无数民众伤透了心。以下为事件的概要:95533为建设银行官方短信号码,受害者会接到这样的短信“尊敬的建行用户:您在我行账户已满6000积分,可兑换6%现金,请手机登录www.***,逾期无效(建设银行)。由于电话号码是建设银行官方的号码,收到短信的人大多信以为真,点进网站之后就会立即被转走5000元,让受害者欲哭无泪。这次事件,涉及面极大,而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及手机号码大都是用建行卡通过第三方支付时被泄露出去的。由于网购的普及,使用建行卡网购的人数众多,遍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如果这样的事情频频发生,必将会引起使用者对互联网金融的怀疑,情节严重的还会造成广大使用者的恐慌。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再次,第三方存管体系也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不确定性。第三方存管体系如果缺失,安全风险就会出现。如今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尚未创立资金的第三方存管机制,将有大量的投入资金存入账户平台。如果缺乏外部监督管理,就会有挪用资金更甚是卷款跑路的风险存在。此外,当前客户信息数据丢失的许多情况下,交易平台尚未创建在传输、存储、使用、销毁及其他方面的个人隐私保护的完备机制。第三方存管体系的缺失会进一步增加客户真实信息泄漏的风险,从而加大利用客户真实信息实施诈骗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从安全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客户信息泄漏、诈骗、第三方存管制度的不完善等几个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由单一的风险向多种风险交叉形成的复合型风险转化。换句话说,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即会像蛀虫一样,无孔不入;又会像瘟疫一样相互传染,由这几个问题有可能会滋生出新的问题。将来,它还有可能会带来新的从未见过的安全隐患,从而对社会造成未知的不良影响。所以谈到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问题,不得不将它上升为社会性普遍问题的高度,去深刻的探讨。
(4)流动性问题
安全问题的覆盖面广发生次数频繁,但对单一客户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是如果发生流动性问题,对单一客户造成的损失可以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其涉及面扩大,则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
互联网金融以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为互联网金融的发

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艺人生
  • 文件大小8.01 MB
  • 时间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