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 1对1 -掌门 1对 1 数据的收集教案- 掌门 1对1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数据的收集使学生体会数据的有用性,学会逐步用数据说理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 .利用调查来收集数据,以此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据的有用性。 2 .能对具体事件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3 .掌握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会求频数和频率。 4 .掌握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了解各种调查方法及其适宜的场合。过程与方法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方案。 2 .列举多个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方案,就各种方案进行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有用性。 3 .以推荐候选人为例,讲述收集数据的过程。 4 .讲述频数和频率概念。 5 .组织学生做“抛硬币”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新习惯。 2. 通过收集数据的实践活动,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和创造性, 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3 .通过让学生计算作文中常用字出现的频数和频率,从而推断文章的作者,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理解数据的有用性;计算频数和频率;掌握调查的方法。难点能对具体事件展开调查,收集数据;逐步学会用数据说理的方法。教学突破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的有用性,使其轻松地接受知识。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根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表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教师要加入其中,以平等身份发表自己的意见, 形成师生互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第一课时投影仪。第二课时投影仪。第三课时硬币。学生准备第一课时预习。第二课时就某个事件收集数据。第三课时硬币。教学步骤(第 1 课时) 第1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2 .列举实例,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方案。 1. 思考问题, 随着教师的思路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讨论交流,体会用数据说理的方法。-掌门 1对1 -掌门 1对 1 3. 以推荐候选人为例, 讲述收集数据的过程。 4. 让学生对某个事件展开调查, 设计调查方案,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3 .初步掌握如何收集数据。 4. 选取事件, 设计调查方案, 记录并收集数据,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一、导入新课(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导入: 同学们, 我想我们班一定有两个同学是同月同日出生的。大家说对不对? 2 .大家既然感觉不合理,如何说才算合理呢? 3. 肯定学生回答, 引入: 现实生活中, 有许多问题(如有两个同学生日相同)需要利用数据来给出问题结论。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逐步学会利用数据说理。 1 .可能回答:说法不合理,没有根据。 2 .可能回答:先统计班上所有同学的生日, 然后再作结论。 3. 认真听讲, 想到以前都是用定理、公式做题,而现在要利用数据说理,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二、数据的作用(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引导: 如果你是体育委员, 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 2 .组织讨论学生的方案。 3. 引导: 学校计划盖新教学楼, 同学为设计新教学楼的模型,提出了许多方案,那么该选哪个方案呢? 4 .组织讨论学生的方案。 5. 引导: 同学们提
《数据的收集》教案6-掌门1对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