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磴槽集团金窑煤矿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编制单位:金窑煤矿
编制时间:2014年3月10日
磴槽集团金窑煤矿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根据安全监管总局确定煤矿安全生产“七大攻坚举措”要继续深入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的基础上,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围绕七个方面攻坚克难,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实施一项,不断增强煤矿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通防、安全、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文件要求对全矿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并将自查情况编制成《金窑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一、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
我矿自2011年8月投入技改以来,矿领导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安全资金投入,使我矿安全形势持续健康发展。但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二、成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高同栓
副组长:卢一东
成员:曹建超范晓飞范志华梁长见崔金良梁国朝
郑炎伟李铁栓董文阳程小刚袁振有李金标
高光森薛伟吴随炎
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部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
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本专业的隐蔽致灾因素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矿井基本情况
金窑煤矿位于伊川县半坡乡白窑村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伊川县半坡乡管辖。2005年由伊川县原伊登煤矿、白窑五矿、白窑四矿整合而成(含已报废的新丰煤矿),开采五3煤层,。井田境界由10个拐点坐标连接而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服务年限为5a。目前处于技改阶段。
开拓方式为三斜井单水平下山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工作面为炮掘。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
金窑煤矿五职矿长齐全,生产、安全、技术、通风、财务、劳资等相关职能部室及专业人员配备完整,井下可布置两个采煤工作面,两个半煤岩掘进工作面,一个全岩掘进工作面,地面井下各系统运行正常。
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
(一)地质构造普查
1、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嵩山、箕山两背斜之间的颍阳—卢店向斜南翼的西段。总体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25度。
根据矿井巷道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分析,矿井以东断层及小褶曲较多,以西也存在小断层及小褶曲,断层断距一般3~5 m,矿区内不存在大型褶曲及溶洞等构造,地质构造属中等复杂类型。具体存在断层由东至西有:
Fa断层:位于副井口以下230米,走向20-30°,长度大于400m,倾向290-300°,倾角70-75°,断距10-20m,在本矿断距为10 m左右,破碎带以碎屑岩为主,为正断层。
Fb断层:位于副井口以下600米,走向80-93°,长度大于600m,倾向350-3°,倾角40-50°,断距5-15m,在本矿断距为10 m左右,破碎带以碎屑岩为主,为正断层。
Fc断层:位于副井口以下700米,走向90-100°,长度大于500m,倾向360-10°,倾角45-60°,断距5-10m,在本矿断距为
10 m左右,破碎带以碎屑岩为主,为正断层。
此外矿区内还有发育小断层及小褶曲,以上所有查清断层均已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填绘。
2、矿区地层
本区地层区划属华山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嵩箕地层小区。马岭山山脊以南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仅有零星基岩出露,山北为裸露的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平顶山段。现结合区域资料将二叠系山西组到第四系地层叙述如下:
㈠二叠系下统(P1)
1、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
自二1煤层底板砂岩(Ser)之底至砂锅窑砂岩(Ss)之底,为一套灰至深灰色泥岩、砂层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石英砂岩组成的含煤地层,即二煤段。含煤五层(二1~二5),其中二1煤层普通可采。。整合于太原组之上。
2、五3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五煤段中部。下距四3煤72m,距二1煤层256m;上距田
金窑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