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密雨:武则天夺宫记
古代中国是个男权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男人主宰的世界里,一个女人却凭借自己的才智,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苦心孤诣,最终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铸就这个传奇的就是武则天,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无穷魅力的女人。
一、新生活:武氏的两次入宫
武则天,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她的父亲武士Γyuē),在隋朝末年是位家资殷实的木材商人,也是李渊太原起兵时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后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夫人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杨氏是武士Φ男弦,她是在武士Φ脑配妻子相里氏去世后,由唐高祖李渊做主,以年逾四十的年龄嫁给武士Φ摹
武则天是杨氏与武士λ生三个女儿中的老二,她于武德七年(624年)正月二十三日出生在长安。武则天的童年是和美而幸福的,但温馨甜美的生活很快随着贞观九年(635年)七月武士Φ拟然离世而宣告结束。武士λ篮螅他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等人对杨氏刻薄无礼,武则天母女四人受尽冷落,生活很是凄惨。这段悲苦生活在幼年武则天心中烙下了深深的伤痛。几十年后,当她大权在握时,武氏族人都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或丢掉性命,或流配远方。
深宫生活不仅寂寥,还遍布艰险,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贞观末年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事件几乎使武则天陷于灭顶之灾。当时太白星屡屡出现在大白天,太史奏称这是“女主昌”的星象之兆,加之民间也盛传“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流言,这不能不使李世民对自己身后的政局产生顾虑和担忧,也对朝臣疑虑重重。早年随李世民出生入死的大将李君羡就成了流言的牺牲品。李君羡被处死的原因在于他官拜左武卫将军,爵封五连县公,又掌宫城北门的玄武门宿卫,更巧的是他的小名又叫“五娘”。李君羡的官称、封邑等都有武
(五)字,这些巧合把他推上了断头台。李君羡的死使武则天侥幸躲过一场骤然而至的劫难,无怪乎她称帝后,曾以礼将李君羡改葬,大概是对早年惊魂的一丝慰藉吧。
但武则天自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甘于寂寞的女人,她总能在绝望中寻找到希望。就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她与太子李治发生了“秽乱春宫”的不伦恋情。武则天比李治年长4岁,对常年生活于深宫大内的李治而言,她的美貌与多情、聪明与智慧都是极具杀伤力的锐利武器。自然,除了爱情之外,积极寻找新的主子与依靠也是武则天敢于冲破一切藩篱、投向李治怀抱的重要原因。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世民的离世再一次把武则天的命运之舟推向茫茫的未知航程。太宗死后,武则天和后宫没有子女的内官一起剃度落发,被送进感业寺。寺里青灯古佛、远离尘世的清苦生活对刚刚萌发生活希望的武则天无异于一种精神扼杀。她必须离开感业寺,否则,她将成为一朵无名野花,在寺院的某个角落枯萎。要离开感业寺,必须与李治取得联系,这种联系,不能假手他人,只能依靠自己,而联系的地点,也只能在感业寺。
李治平时自然不大可能到感业寺来,但太宗忌日他肯定会来,她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李治果然来了,二人于寺中见面,“武氏泣,上亦泣。”(《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她用自己的眼泪,引出了皇帝的泪水,武则天的泪水当然不是对太宗情感的流露,而是一种经过反复设计之后高度理智化的眼泪。武则天与李治在感业寺的这次相会,与其说是旷男怨女的偷
惊风密雨-武则天夺宫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